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加子钉内固定术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A2型骨折中的优劣,并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资料与方法:全部病例均来自湖北省中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骨科病房。白2004年9月~2006年3月,根据病例纳入标准和病例排除标准,随机选取6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A2型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患者33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加子钉内固定术,B组患者27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平均手术距入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解剖复位不满意的病例、术后股骨颈短缩病例、术后发生髋内翻病例等多项相关指标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PFN组与DHS加子钉组相比,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股骨颈短缩病例、术后发生髋内翻病例,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PFN组优于DHS加子钉组;术后参照Merle Daubigne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PFN组治疗优良率高于DHS加子钉组;在术后早期起坐锻炼时间、住院天数、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各项上,P>0.05,说明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A2型骨折患者,在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前提下,均应尽量争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使骨折得以良好复位,牢固固定,以允许患者术后早期肢体活动及部分负重,从而尽快恢复功能。PFN内固定术比较适合高龄患者的骨质特点,较DHS加子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较适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A2型骨折患者,故在临床上可以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固定方法。但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应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处理,围手术期应积极预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