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油墨/电纺纤维膜柔性复合材料外场响应行为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de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CPCs)是一种新兴的功能化高分子复合材料,是由导电填料填充聚合物基体制备而成,在应力、温度、湿度和有机气体等外场刺激下表现出特殊的响应行为。本文采用静电纺丝-喷涂工艺制备出石墨烯油墨(G)/热塑性聚氨酯(TPU)导电高分子复合纤维膜。TPU 静电纺丝纤维膜的网络结构既保持了其本身优异的弹性,又使其拥有充分的回复空间,提升了导电复合纤维膜的应变响应范围。同时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孔隙率,使得纤维膜可以通过毛细管力能很好地吸附和固定石墨烯,构建具有良好导电网络结构的柔性复合材料。我们探究了G/TPU导电复合纤维膜在不同应变下的响应行为及拉伸速率对导电复合纤维膜敏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应变-电阻响应行为受拉伸速度的影响较小。G/TPU 导电复合纤维膜具有较高的应变监测范围、快的响应时间(< 100 ms)以及良好的耐用性(2800循环),可以满足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应用条件。  为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应变敏感范围,我们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CNTs)联用制备出G-CNTs/TPU导电复合纤维膜。SEM观察发现,线状的碳纳米管分布在片状的石墨烯表面或搭接在石墨烯空隙间,发挥“桥梁”式的衔接作用。碳纳米管之间的石墨烯则起到类似“隔断”的作用,阻止碳纳米管间的团聚,构建出稳定的导电网络。相比于 TPU 纤维膜和 G/TPU 导电复合纤维膜,G-CNTs/TPU导电复合纤维膜的热稳定性下降,这源于纤维膜表面G-CNTs网络对热量的有效传输,加速了 TPU 纤维的分解。应变-电阻响应行为研究发现,G-CNTs/TPU 导电复合纤维膜的响应度随应变呈指数增长,其应变监测范围为0-154%。同时,G-CNTs/TPU导电纤维膜也具备高的灵敏度、良好的欧姆特性和快速的响应时间(< 110 ms),且其响应行为受拉伸速率的影响较小。我们使用G-CNTs/TPU导电复合纤维膜实现了对人体不同部位肢体运动的监测,证明该导电薄膜在人体运动、健康监测、面部表情识别和语音识别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G/TPU和G-CNTs/TPU导电复合纤维膜的气敏行为进行对比研究。将试样放入饱和有机溶剂气体锥形瓶中,发现试样电阻先迅速上升之后趋势减慢。这是由于TPU纤维吸附有机溶剂后发生溶胀,导致导电网络遭到破坏,电阻升高。当吸附一定有机气体后,TPU 纤维的吸附能力逐渐达到饱和,纤维溶胀减慢,导电网络的变化也随之减慢,因此电阻上升趋势减缓。之后将导电纤维膜放入空的锥形瓶内,TPU 纤维吸附的有机气体迅速脱附,TPU 导电复合纤维膜中导电网络发生重排并恢复至初始状态,电阻随之降低。G-CNTs/TPU导电纤维膜在饱和有机气体中展现出相对较低的响应度、小的残余电阻和高的重复性。这主要是由于 G-CNTs/TPU 导电复合纤维膜表面导电网络为石墨烯片和碳纳米管两者共同组成,搭接在未接触的石墨烯之间的碳纳米管,起到桥梁的作用,使体系中导电网络更加完善。  本研究为柔性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及外场响应性能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饮水水质的不断恶化,如何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情况下,去除水中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是水处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但目前现有的处理方法难以满足这样的要求。作为高级氧化技术之一的脉冲放电技术因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本论文利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杀灭大肠杆菌、灭活铜绿微囊藻并去除铜绿微囊藻死亡后或细胞破裂后产生的微囊藻毒素。论文首先考察了双
当今社会,一场以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为主的绿色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化学工业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选择环境友好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就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电
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和电学器件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成为目前国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TiO2是间接禁带半导体,因此其室温带边发
一rn历史这只巨轮,有着它自己前进的方向,但有时轨迹的改变,只因一个细节的作用.rn那一天是 1949 年的 5 月 4日.rn对于北平这样一个中国北方城市来说,5月是它一年中最好的时
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不仅要同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同时还要同那些死心塌地地投敌求荣的汉奸们进行殊死拼杀,斗争形势之艰险是今人想像不到
期刊
刘昌毅,1914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七里坪.1929年9月参加红军,从普通战士一路成长为红九军第二十七师第七十六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
期刊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rn一提到抗战胜利日,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 1945 年 8 月15日,那天日本
期刊
一rn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的阴云笼罩神州大地.中共中央在全面分析形势的基础上,于9月19日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11月10日,新四军所辖苏浙军区之第二
期刊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中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奋起抗争,浴血奋战,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
期刊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军阀张作霖残酷杀害.李大钊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他身后究竟留下了多少遗著,一时谁也不清楚.rn为了把李大钊生前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