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直接金属沉积石墨-铜功能梯度复合材料应力场数值模拟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铜功能梯度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和自润滑性能,在轨道交通、电力传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ANSYS软件对激光直接金属沉积石墨-铜功能梯度复合材料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研究。借助于APDL语言的二次开发以及生死单元技术对多层单道的激光直接金属沉积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且采用间接耦合的方式对温度场进行了热应力耦合,建立了激光沉积均质复合材料和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应力场;获得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和扫描方式等工艺参数与梯度分布指数、层数和层厚等结构参数对石墨铜功能梯度复合材料开裂的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均质复合材料的等效残余应力比功能梯度复合材料大,且大应力遍布于整个材料;梯度复合材料的等效残余应力由底层到顶层依次变小,即梯度结构对残余应力起到了缓和作用。(2)激光功率在3600W-4200W范围内,随着功率的递增,残余应力平均值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功率4200W时平均残余应力最小;扫描速率在200mm/min-400mm/min范围内,平行于X轴路径的X向残余应力平均值先增小后增大,扫描速率为300mm/min时平均残余应力最小;结合层与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分析,功率的最佳范围为4000W-4200W,扫描速率最佳范围为300mm/min-400mm/min。(3)往复式扫描比单向式扫描的各向残余应力更小,且残余应力分布均匀。(4)梯度分布指数0.25-4范围内,P=1时材料残余应力整体较小;在层厚0.4mm-0.8mm以及层数6-10层范围内,得知随着层厚的加厚以及层数的增多,制件沿各个路径的残余应力都逐渐递增;综合分析得出梯度分布指数P=1、层厚0.6mm、8层为最优结构参数。(5)功能梯度复合材料中平行于X轴路径的X向残余应力的极大值出现在左侧3mm处或右侧31mm处,这两处区域的应力值较大,是产生沿Y向裂纹的高发区;平行于Y轴路径的Y向残余应力曲线呈“W”型,即在路径的中间部位以及两端的应力较大;平行于Z轴路径的Z向残余应力由沉积件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小,即基板与沉积件之间容易开裂。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