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一论述,为推进基层治理指明了道路。社区作为基层社会的缩影,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治理对象。社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对解决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既是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结果,也是治理理论不断深化的必然。“社会管理”到“社区治理”的变革,从理论上来说,有利于推动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从实践来看,也与探索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高度契合。本文以治理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从“统治”、“管理”到“治理”以及权力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的变迁,建构社区“硬治理(传统治理手段)”与“软治理(社会资本因素)”的A、B、C、D四种治理格局。拟以社区治理的成功案例分析四种治理格局的效果及其内部转化过程,并指出现阶段D型即传统治理手段与社会资本因素在社区治理中充分运用时,社区治理取得的效果更好。从社区“管理”到“治理”和“关系”到“社会资本”的转变,双线并举,把握社会资本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运用。通过选取Q社区作为个案,结合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社区内部的组织架构,分析Q社区运用传统治理手段与社会资本因素在社区治理中取得的成效、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从而为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多元主体力量、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真正实现多元共治提供一些思考。当前,Q社区治理主体的缺失、社会资本发育不良等问题,阻碍了社区治理的发展进程,主要表现为:政府及其代言人街道办权责越位;居委会行政色彩浓厚;社区内非政府组织缺乏;居民参与不积极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Q社区治理现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在完善社区治理权力机制基础上,提出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多元主体力量,丰富社区社会资本的建议:理顺主体权责,鼓励多元参与;提升居民的公共精神;建构社区非正式互惠规范;完善法律政策,给予制度保障。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必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在城市社区治理中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培育丰富的社会资本,是推动社区居民“强参与”、推动多元共治社区治理模式的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