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师培作为“扬州学派”殿军,与章太炎并称“二叔”(章枚叔,刘申叔)的一代学术大师,在清末民初的学术领域和政治舞台上都有令人瞩目的表演,但更为人们所关注的却是他的“多变”。 钱玄同,蔡元培以及国民党元老冯自由,邹鲁在谈到刘师培时都认为他“杂而多变”。朱维铮在《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导言中认为刘师培“善变”。 确实如此,作为学者和政治人物,刘师培具有当时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某些共同心态。在其短暂一生中,其思想和行为杂而多变,从一个热心科举功名的举人到反清排满的斗士:以同盟会员之身宣扬无政府主义,后投入清廷大吏端方幕府;1915年又加入“筹安会”鼓吹帝制:在学术上,从经学大师到西学翘楚,后又办起《国故》月刊,提倡国故等。 因此,以往刘师培在政治上一直是被谴责的对象。冯自由,邹鲁所著书中将其作为反面典型。1949年后,大陆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和有关著作同样持此立场。作为经学大师,又在新文化运动中办过《国故》月刊,被认为是与新文化对抗,并且受到鲁迅等人的批判。也就是说刘师培既在政治上被打入另册,又在文化上被排斥或忽略。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很难引起人们在学理上的研究兴趣,学术界研究起来也是顾虑重重。这一现象人们不难理解。 钱穆先生治史主张对古人表一种同情,对于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我们要同情的不仅仅是他生死两难的痛苦选择,更应该同情士人注定在千百年来安身立命的那套价值系统里打转儿的困境。为此,我们有必要把刘师培作为社会转型期,风云激荡年代知识分子中的一员,放到当时社会大背景中去研究,把其思想和行为同他当时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考察知识分子群体在当时的奋挣,呐喊,忧虑,迷惘。 本文以刘师培为个案研究,从其短暂一生中的几次重大人生选择和思想变化过程中,探讨其多变背后的深层文化背景,社会潮流及个人的心理变化和当时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了解当时知识分子的群体意识,政治自觉和人生价值取向。换言之,刘师培为何多变?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人格冲突与心态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吗?是一种政治的文化——心理现象吗?是个体人格生成,流变乃至升华的题中应有之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