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目前公认的评价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的无创指标,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Scale,BIS)监测是近年来麻醉深度及镇静水平监测领域的重大变革。本试验对ICU(Intensive Care Unit,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分别使用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镇静镇痛,同时用BIS监测维持目标镇静水平,观察镇静治疗对其血流动力学利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术后在ICU行机械通气的成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咪达唑仑+芬太尼组和异丙酚+芬太尼组。当患者从全麻清醒后出现烦躁、激惹、人机对抗时,分别各自给予负荷剂量的镇静剂然后改用微量泵持续泵入镇静镇痛药物,根据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调整用量达到目标镇静。对比两组患者镇静用药前后、镇静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和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及镇静时间。所有患者镇静期间均行动态心电图检齐,然后使用HRV软件对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中,两组均表现为BP下降(P<0.05),但MF组表现为HR稍快,而PF组表现为HR稍减,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分析,两组时域指标分析,SDNN随时间延长均显著降低(P<0.05),rMSSD仍在正常范围内(P>0.05)。频域指标中两组均表现为TP、LF、HF下降(P<0.05),MF组表现为LF/HF下降明显,而PF织表现为LF/HF略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F组和PF组镇静起效时间分别为30±3秒,26±5秒、停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54±4秒,28±3秒,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RV分析可动态反映咪达唑仑和异丙酚镇静时术后机械通气病人自主神经的变化,可根据不同病情需要来选择用药,以期为制定更加合理、安全的ICU术后镇静镇痛方案提供参考。2、BIS监测下,两种药物都能达到相近的效果并且是安全的;在需要快速镇静和苏醒的患者适宜选用异丙酚,利于患者尽早脱机拔管。但循环功能不稳定的患者,应用镇静药物时要注意血流动力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