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2]。“Th1/Th2偏移”假说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免疫学机制,该假说认为Th2细胞的过度活化导致了Th2反应为主的免疫反应,T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13等分泌增多在哮喘的气道炎症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3-5]。目前研究发现,“Th1/Th2偏移”假说不能完全解释哮喘的免疫学机制异常,近年提出了“免疫耐受缺陷”的假说。正常人接触过敏原后不会发生Th2细胞的过度活化,这是因为正常人可以对过敏原产生免疫耐受。而哮喘患者由于免疫耐受缺陷导致接触过敏原后T细胞异常活化,增殖和分化为Th2细胞,引起“Th1/Th2偏移”,始动哮喘的气道炎症。“免疫耐受缺陷”的假说从更深的层次解释了哮喘发病的免疫学异常。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它既是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始动因素,也可能是介导免疫耐受的枢纽环节,在激发免疫反应和诱导免疫耐受两方面均起关键作用[6-9]。Fas/FasL介导的T细胞凋亡是机体诱导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10,11]。将FasL基因转染到DC等APC能够诱导T细胞凋亡,导致机体对相关抗原的不反应性[12-15]。这种诱导T细胞凋亡的DC被称为“杀手”DC。本实验将屋尘螨(house dust mite, HDM)主要变应原Der pII和FasL基因共转染DC获得基因转染的FasL-Der pII-DC,研究FasL-Der pII-DC诱导HDM致敏/激发小鼠对过敏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作用和机制,并分别将Der pII和FasL转染DC得到Der pII-DC和FasL-DC,将它们分别与FasL-Der pII-DC比较,观察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和机制的异同。研究内容和方法:1.小鼠FasL(mFasL)基因的克隆及载体构建:RT-PCR法扩增mFasL cDNA全长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上。2.构建Der pII和FasL基因共表达真核表达载体:将pIRES2EGFP的EGFP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