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将明清时期美术的忠义题材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以确凿可考的史料与图像文献为基础,运用艺术社会学研究方法,将忠义题材作品置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伦理、风俗等条件下进行考察,结合文献考据和图像分析方法对中国美术的人伦教化传统作历史纵向梳理,以忠义题材美术作品为脉络,对忠义题材美术作品与社会文化现象的复杂关系展开整体观察和剖析。论文通过研究自明中晚期至清朝末期的特定历史阶段内忠义题材美术作品存在的社会环境、存在空间、传播与接受、作品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忠义题材来源、创造者、创作过程、艺术特色等,并结合美术的教化功能在明清主流美术中衰退的事实、背景、影响,对其内在价值观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剖析,探讨“忠义”题材美术作品存在的社会与艺术功能,揭示“成教化,助人伦”的中国美术传统和“礼失而存诸野”的文化意义,再次阐发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所蕴藏的非凡价值,为当下中国文化与传统士人文化的相互参照和文化精神重建,提供理论基础和有益的精神助力。通过对明清美术的忠义题材作品研究,论文认为明清美术忠义题材作品不仅与以往同类作品一样存在于神圣化上层建筑中,而且存在于生活化空间,同时越来越多该类美术作品进入到生活化空间、特别是家庭生活空间中;忠义题材作品通过该存在空间、存在形态、以及在空间中的活动向各地域、各阶层人群传播;相比较于明清之前,明中期以后这种传播范围更广,向更远地域传播、向社会阶层上更为底层民众传播。从论文统计数据看,明清美术的忠义题材作品创作者人数大幅增加,但创作者境遇总体不佳,常辛苦终生、默默无闻。在创作形式特征上,无论文人画家抑或民间手工艺人,总是追求作品数量的增加和创作速度提高,相较明清之前的美术作品而言,忠义题材作品的绘画技巧与质量明显下降、程式化严重;然而这种形式适合了作品大量生产和广泛传播需要,结果就是忠义题材美术作品进入更多普通百姓家中,不再为精英所独享。以往美术史对于忠义题材的民间美术研究较为缺失,往往语焉不详一带而过,本文就明清美术忠义题材作品的价值观、内容、形式、风格进行研究,对美术的忠义题材研究进行有益探索。此外,论文系统论述中国美术的人伦教化传统以及“忠义”观念在教化中的功能与意义,揭示“礼失而求诸野”在民族文化保存中的作用,即“可亡国,而天下不亡”的文化延续方式。总之,本文深入剖析了“忠义”题材作品在明清美术中的地位、表现、特色、意义,将“忠义”观念作为轴线贯穿于明清之际的社会文化大变易中,以艺术社会学研究视角将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对美术题材与内容的影响进行研究与揭示,并以“忠义”观念的道德价值和进步意义为重建中国文化精神提供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