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内商业银行加快了国际化布局,其海外经营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延伸。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在全球的机构部署已渐成规模。以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例,目前已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的推进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商业银行境外信息系统如何满足全球化特点,如何在保证集团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又能灵活、快速地支持不同国家的特色化和差异化业务需求,如何有效地应对不同东道国的信息系统监管政策,确保监管合规,这些内容是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国际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积极研究和认真应对的问题。针对商业银行境外机构营业过程中遇到的业务上的差异化需求、因本地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行业政策或制度要求产生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全球化特点,本课题研究提升信息系统以应对这三类问题的支持能力。在支持全球化、差异化的同时,满足集团集约化管理要求,打造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的商业银行境外信息系统。研究成果对有国际化战略规划的商业银行甚至企业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1、改造境外信息系统核心模块,以实现核心信息系统支持差异化需求;2、建设境外特色业务平台,以实现境外机构本地特色业务需求,并满足当地监管机构要求、行业制度等;3、支持多层级机构关系管理,并支持多时区、多语言、多本币和多会计体系的全球化特点。针对上述目标,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如下:1、为灵活、快速支持差异化需求,境外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在架构上划分为以核心系统为主,辅以境外特色业务平台的层次化的体系架构。在核心系统,搭建”稳定主干+差异分支”的系统架构。稳定主干由标准化处理模块组成,实现全行通用的标准业务功能,而差异分支通过新增差异化处理模块组成,用于实现不通用的、只有部分机构提出的差异业务功能。具体设计首先将核心系统完成一个完整业务交易功能的差异内容,归类为业务元素、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三大类。然后通过核心主机差异化主控程序来解决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方面的差异内容,通过终端交易改造支持业务要素差异。从而完整的实现境外机构差异化业务需求。2、境外特色业务平台,用于设计实现境外机构本地特色业务的基础平台,由其提供基本的组件和构件,支持各境外特色业务开发团队开发出具体的本地特色应用。相比核心系统,该平台提供的功能聚焦在境外机构本地特色业务上,包括支持与境外本地第三方系统的互联、支持本地中间业务的发展、实现本地内部管理需求,以及总行标准业务的特色功能。在系统结构上,境外特色业务平台与商业银行核心系统和各外围系统相连,通过信息传递和功能衔接,共同完成由本地特色到总行标准的完整业务流程。3、为满足全球化特点,对难度较大的、不同境外机构提出的各种机构管理模式要求,通过建立多层级机构关系的方案进行解决。首先建立和维护管理层级关系和业务层级关系信息,并实现对各境外机构信息的统一管理。其次,再根据不同业务控制、行政区域划分的要求,设置不同参数关系,建立满足各种需求的管理机构树、清算机构树和行政区域机构树等,并在清算代理处理、业务控制处理、收费处理、并表处理等方面,根据各机构树建立的机构关系,进行相应的业务控制。而多时区、多语言、多本币和多会计体系,是境外信息系统为支持商业银行在全球境外机构开展业务所必须支持的特点。多时区通过在境外信息系统中引入地理时区和业务时区的概念,来实现按境外当地时间完成业务功能并展示处理结果;多语言由境外信息系统使用相应的编码体系对文字和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以满足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语言习惯;多本币支持不同境外机构不同本币的业务处理;多会计体系支持不同境外机构使用不同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以满足监管要求。本课题对商业银行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其信息系统建设将会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其中部分方案已在某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国际化发展中进行了应用,部分还在规划中。其中对全球化特点的支持方案,相应项目实施后,已在全球30多家境外机构得到应用,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建立多层级机构关系的方案,突破了以往必须要修改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核心模块程序,才能满足境外机构业务要求的局限性,而仅需设置机构层级关系参数即可解决,大大缩短了需求满足的时效性,降低了功能实现的复杂度。而对于通过改造核心系统和建设境外特色业务平台,来满足境外差异化需求的方案,目前也已在某商业银行得到了部分应用,后续计划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