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与肿瘤细胞所处的内外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肿瘤基质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基质细胞由许多成分构成,其中包括肿瘤间充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周细胞、巨噬细胞(TAM)、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其它炎症细胞等。肿瘤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招募间充质干细胞到达肿瘤组织,其功能和机制目前不清楚。CAFs(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是肿瘤基质细胞最多和最重要的细胞。CAFs为肿瘤提供所需营养,促进肿瘤生长。同时CAFs可以分泌炎症因子招募TAM到肿瘤组织中。TAM分为两种类型,Ml型和M2型。M1型杀伤肿瘤细胞,引起组织的破坏性反应。在IL-4或者IL-13作用下,巨噬细胞展现M2型,能够促进组织修复、重塑,免疫调节及促进肿瘤生长我们课题组从胸腺中分离出胸腺间充质细胞(Thymus stromal cells, TSC),无论是从正常胸腺组织还是胸腺淋巴瘤组织中分离的基质细胞,都能够促进淋巴瘤细胞EL4的生长。伴随淋巴瘤的胸腺间充质细胞(TSC-L)与正常胸腺间充质细胞(TSC-N)到底有什么样的功能性差异,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研究结果显示,伴随淋巴瘤的胸腺间充质细胞(TSC-L)比正常胸腺间充质细胞(TSC-N)更能促进肿瘤的生长,这是因为TSC-L能够产:生更多Cc12,由此招募更多巨噬细胞到肿瘤组织内形成TAMs。TAMs促进肿瘤新血管生长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研究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胸腺淋巴瘤来源的胸腺间质细胞(TSC-L)和正常来源的胸腺间质细胞(TSC-N)是否促进淋巴瘤的生长,进而对胸腺间充质细胞影响肿瘤生长的机制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为了完成上述研究目的,主要进行以下实验:1. TSC-L和TSC-N的获取:p53-/-小鼠6个月自发胸腺淋巴瘤,研磨消化胸腺淋巴瘤,贴壁培养一天后,换液去掉未贴壁细胞,每隔2天换半液。正常的小鼠胸腺同样处理,贴壁培养后获取正常对照细胞TSC-N.2.体内实验验证TSC-L和TSC-N是否促进肿瘤的生长:本实验分为三组,TSC-L+EL4组,TSC-N+EL4组,EL4组,这三组分别皮下接种6-8周龄WT小鼠,每组至少三只,在接种后第六天,第九天,第十二天检测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3.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内的TAMs上述三组实验,分别选取第六天,第九天,第十二天,获取皮下肿瘤,研磨消化处理,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F4/80表达情况。4. RT-PCR方法检测TSC-L和TSC-N的Ccl2mRNA表达水平5.慢病毒转染sh-Ccl2质粒到TSC-L中,对照组转染空白质粒TSC-L-sh-Cc12+EL4组,TSC-L-control+EL4组,分别皮下接种野生小鼠,在第6,9,12天检测肿瘤生长情况,第6天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瘤内TAMs比例。6. FL4+TSC-L分别皮下接种Ccr2-/-小鼠和wT小鼠,然后检测肿瘤生长情况,在第6天检测这两组实验肿瘤内的TAMs比例。[实验结果]1. TSC-L相比于TSC-N更能促进淋巴瘤EL4生长。2. TSC-L的Ccl2的mRNA表达量远高于TSC-N的Ccl2表达量。3. TSC-L+EL4组相比于TSC-N+EL4组,在第6,9,12天肿瘤内TAMs前者高于后者。4.RNA干扰实验结果显示TSC-L-sh-Ccl2的Ccl2表达量明显低于TSC-L-control的Ccl2表达量。5. TSC-L-sh-Ccl2+EL4组,TSC-L-control+EL4组分别皮下接种6-8周龄wT小鼠,前者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后者的肿瘤生长速度,同时在第6天检测肿瘤内的TAMs,发现TSC-L-sh-Cc12+EL4组的TAMs低于TSC-L-control+EL4组。说明TSC-L促瘤功能依赖其表达的Ccl2。6. TSC-L+EL4组皮下接种6-8周龄ccr2-/-小鼠和野生小鼠,EL4+TSC-L (WT mice)组肿瘤生长速度快,皮下接种后第六天EL4+TSC-L(WT mice)组肿瘤内TAMs比例明显要与EL4+TSC-L(Ccr2mice)。说明TAMs招募依赖于趋化因子受体Ccr2。[结论]TSC-L和TSC-N都能够促进淋巴瘤的生长,TSC-I促瘤功能要强于TSC-N。 TSCs促瘤功能是因为这两种细胞都能分泌Ccl2.TSC-L Cc12表达水平要高寸TSC-N Ccl2表达水平。抑制TSC-L Ccl2表达水平能够明显降低TSC-L的促瘤功能。Ccl2在肿瘤组织招募巨噬细胞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Ccr2介导的TAMs的招募对于TSC-L的促瘤功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