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家间关系的典范,中巴关系亲如兄弟,人民感情深厚,“巴铁”形象深入人心。在国际社会,两国相互支持,兄弟同心、患难见真情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两国友谊最直接的见证,莫过于喀喇昆仑公路。因此,对于喀喇昆仑公路的研究也就成为研究中巴关系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中巴关系的特殊性,在国际关系史领域,中巴关系史研究一直是热点,然而,对于中巴友谊象征的喀喇昆仑公路,却还没有一篇以其为主题的学位论文出现。因此,笔者认为,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对喀喇昆仑公路修建的背景、历程和意义进行系统性总结,进而为丰富中巴关系研究提供一点思考,是很有意义的。 喀喇昆仑公路连接新疆喀什和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KhyberPakhtunkhwa)的塔科特镇(Thakot)。宏观上看,其修建过程可分为国内段建设、中国援巴筑路工程、2006年的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工程三大集中建设阶段。由于特定历史环境的影响,喀喇昆仑公路建设深受国际政治因素影响,并对地区乃至世界局势产生了一定影响,并推动了两国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2014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所布设的大棋局。这一战略的提出,使得以喀喇昆仑公路为基础,修建“喀喇昆仑铁路”或“喀喇昆仑管道”,建成中巴出海通道,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亚支线构想的可行性大大增加。借助这一国家战略,喀喇昆仑公路在新世纪所带来的意义极有可能超越两国经济交流的范畴,进而开始具有影响全球经济布局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对喀喇昆仑公路修建背景、历程、意义进行系统性研究。除为中巴关系史研究贡献一点微末的思考外,更想发挥历史学独特的借鉴作用,探究喀喇昆仑公路在新历史条件下的新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一点不成熟的见解。 通过系统探究,笔者认为,喀喇昆仑公路为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新方向上的思考。以喀喇昆仑公路为基础,修建“喀喇昆仑铁路”或“喀喇昆仑管道”,建成中巴出海通道,以联系我国西部与非洲、欧洲和中东,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亚新支线,必将有力推动我国西部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中巴出海通道建设的构想早已有之,但其可行性却一直饱受争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和“亚投行”(AIIB)的成立,无疑为这一构想的落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其可行性极大增加。如果这一南亚支线成为现实,必将给喀喇昆仑公路以新生命,使其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国际通道,而非仅仅两国经济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