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三种致痛痒介质(P物质、肥大细胞、组织胺)在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病理性瘢痕增生及其痛痒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了痛痒的病理性瘢痕、非痛痒的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各20例中P物质(SP)和肥大细胞(MC)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并采用显微计数尺,分别计数了痛痒和非痛痒的病理性瘢痕组织中脱颗粒的肥大细胞数目;运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三组标本中组织胺(HA)的含量;并采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对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应用SPSS10.5统计软件以t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三种介质在三组标本中的表达及含量差异,探讨其与病理性瘢痕增生及痛痒症状的相关性。 结果 1.正常皮肤、病理性瘢痕均表达SP、MC,均含有HA。2.痛痒、非痛痒的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前两者SP、MC表达,HA的含量(HA:4.05±3.93,2.00±1.64 vs 0.84±0.22)均较后者明显升高(P<0.01)。3.痛痒的瘢痕组织与非痛痒的瘢痕组织相比,前者HA的含量升高(P<0.05),SP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MC的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但脱颗粒的MC比例前者明显多于后者(35%vs 23%,P<0.01)。 结论 1.P物质、肥大细胞和组织胺可能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有关,其表达或含量升高可能促进瘢痕的增生;2.P物质中文摘要和组织胺可能与病理性瘫痕的临床痛痒症状有关,其表达或含量升高可能导致病理性瘫痕临床痛痒症状的发生;MC计数与瘫痕痛痒无明显关系,但与脱颗粒的MC数目有关。3.P物质、肥大细胞和组织胺在病理性瘫痕的形成及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面可能存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