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USB2.0取代USB1.1的潮流谁都无法阻挡一样, USB3.0必将逐步取代USB2.0成为最为通用的USB接口。USB3.0巨大的市场前景引起国内外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积极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目前,USB3.0技术在国外已逐渐普及,而国内这方面技术还不成熟,虽然有不少企业积极参与,但具有真正自主知识产权的USB3.0核心技术产品非常少。本文依托于科研项目“USB3.0设备控制器IP/USB3.0通用设备控制器/USB3.0U盘控制器”,针对一款自主设计的USB3.0设备控制器IP核,深入研究了功能验证相关方法理论和USB3.0相关协议规范,旨在完成该IP核控制端点部分的RTL功能验证工作。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在对黑盒、白盒和灰盒三种功能验证手段,以及基于仿真的验证技术、静态分析技术和形式化验证技术等三种涉及功能验证方面的主流验证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后,总结了不同验证手段和验证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得出灰盒验证手段及基于软件仿真的功能验证方法适合本项目现阶段的验证工作。2、本文对USB3.0相关协议规范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USB3.0的体系结构、传输基本单位、传输类型、端点及物理层接口规范PIPE等,总结了相关知识,从总体和细节上把握设计规范。3、将验证理论和协议规范的研究所得应用到IP核控制端点的RTL功能验证当中。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基于软件仿真的功能验证方法流程进行优化,再根据USB3.0相关协议规范,对IP核控制端点部分进行RTL功能验证。论文提出了一种验证平台的搭建方式及一套完整的验证流程,从验证平台的搭建出发,分控制传输的设置、数据、状态三个阶段来完成控制端点的功能验证。验证平台采用标准的USB3.0PIPE接口,将验证组件模块化,分离了验证架构和激励产生机制,并实现了对验证结果的自动检查,从而增强了验证平台的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验证涵盖了控制端点功能验证的三个方面:标准设备请求、包和重传机制,实现了对IP核控制端点部分待验证功能点的完备覆盖,并达到了100%的代码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