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是理论界长期争执不下的一个话题,也是导致现代经济学理论分野的关键"界石"之一.西方经济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论证,逐渐形成两个壁垒森严的学派:一派秉承古典经济学的渊源,抨击宏观经济政策的种种弊端,主张政府回归"守夜人"角色;另一派则高举凯恩斯主义的旗帜,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经济,以维持经济运行的平滑性与连续性.两者在构建各自理论体系的同时,都曾经针对不同时期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过一些严格的实证分析,这些可贵的探索对于经济学的发展以及经济政策的推行都具有深远意义.在国内,随着近年来积极宏观经济政策的大力实施,关于政策有效性的争论也日趋激烈,争论各方围绕政策效力、政策效力低下的原因、合理的政策组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得出了诸多颇有见地的结论,这些成果为该文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但应该指出,该文是站在批判性的角度上来看待现有理论成果的.虽然西方经济学界对政策有效性问题进行过持久而深入的探讨,得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结论,但我们认为,在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力时,不能照搬硬套既有理论,这是因为,一者国内市场环境与成熟市场经济环境距离甚远,二者无法等量齐观,二者国内政体与西方政体差异较大,导致在经济政策的决策程序、实施渠道、政策推行效果方面与西方迥然不同,因此在评价政策效力时应该有不同的思路.与国内大多数研究者观点相左,通过选取适当的实证测量方法,该文认为1998年以来推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在对货币政策效力的测量上,该文区分了货币政策实施的两阶段效力,而对财政政策效力进行测量时,依据宏观经济理论,我们在两种不同假设下构建了两个测量模型.关于政策效力低下的原因,该文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政策冲突是导致政策效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政策冲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不协调的,其次,财政政策内部,政府支出政策与税收政策相冲突,而在货币政策内部,利率政策与信贷政策背道而驰.政策冲突导致政策实施中事倍功半,而导致政策冲突的更深层次的则应该归结为不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