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时期“名”与“礼”有密切的联系,孔子正名思想的产生,正是源于对“名”与“礼”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本论文从孔子正名思想的文化渊源、历史与现实背景、内容与实践等方面,分三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名”与周代礼乐制度。本章论述了“名”在周代礼制构建的过程中,向政治、伦理的渗透。周代礼乐制度的构建以“名”为核心,在周代礼乐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周人通过“名”划分了祭祀等级、政治尊卑及宗法亲疏的序列。礼乐不仅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更是对人进行伦理教化的重要方式,周人以“礼”节制不同阶层的人对政治权力与社会财富占有的欲望,用“名”的政治、伦理意义来诠释乐理,使“乐”与社会伦理道德相通,用“乐”所展现出音律的和谐来消解人内心的怨怼。
第二章,孔子正名思想产生的背景。本章论述了自西周晚期以来,随着周王政治权威的丧失,诸侯及卿大夫登上历史政治舞台,使得等级分明的礼乐秩序日渐崩坏。到了孔子的时代,不仅周王的政治权威完全丧失,而且诸侯国内部的礼乐制度也名存实亡,在鲁国与卫国,礼乐制度也出现了名实不符的状况。孔子从历史与现实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名”与礼制的破坏对社会政治、伦理的消极影响,提出用“正名”来恢复社会治理。
第三章,孔子正名思想的内容及实践。本章论述了孔子正名思想的内容及孔子为了实现先王之政,在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个人努力。孔子将“仁”作为人伦理道德精神的核心,以“君子”为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政治上,孔子在“宰中都”、“夹谷之会”和“堕三都”时,为了使社会得到治理,严格按照周礼的要求,努力恢复社会伦理秩序;文化上,孔子将《诗》与《礼》作为治学修身的第一要务,以《书》道先王政事、用《乐》来使人内心平和、以《易》明天地大道之正,用《春秋》承载圣王之道的“正统”。
第一章,“名”与周代礼乐制度。本章论述了“名”在周代礼制构建的过程中,向政治、伦理的渗透。周代礼乐制度的构建以“名”为核心,在周代礼乐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周人通过“名”划分了祭祀等级、政治尊卑及宗法亲疏的序列。礼乐不仅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更是对人进行伦理教化的重要方式,周人以“礼”节制不同阶层的人对政治权力与社会财富占有的欲望,用“名”的政治、伦理意义来诠释乐理,使“乐”与社会伦理道德相通,用“乐”所展现出音律的和谐来消解人内心的怨怼。
第二章,孔子正名思想产生的背景。本章论述了自西周晚期以来,随着周王政治权威的丧失,诸侯及卿大夫登上历史政治舞台,使得等级分明的礼乐秩序日渐崩坏。到了孔子的时代,不仅周王的政治权威完全丧失,而且诸侯国内部的礼乐制度也名存实亡,在鲁国与卫国,礼乐制度也出现了名实不符的状况。孔子从历史与现实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名”与礼制的破坏对社会政治、伦理的消极影响,提出用“正名”来恢复社会治理。
第三章,孔子正名思想的内容及实践。本章论述了孔子正名思想的内容及孔子为了实现先王之政,在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个人努力。孔子将“仁”作为人伦理道德精神的核心,以“君子”为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政治上,孔子在“宰中都”、“夹谷之会”和“堕三都”时,为了使社会得到治理,严格按照周礼的要求,努力恢复社会伦理秩序;文化上,孔子将《诗》与《礼》作为治学修身的第一要务,以《书》道先王政事、用《乐》来使人内心平和、以《易》明天地大道之正,用《春秋》承载圣王之道的“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