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员并非天生,通过专业训练,人人皆有可能成为译员。但时间和教育资源有限,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学能测试甄选申请者。文献回顾及实证调查发现,在口译学能测试中,人们普遍更加重视诸如双语转换能力、理解、分析等认知技能的考查,而忽视了针对申请者的非认知能力,尤其是人格特征的科学测量。坚韧性人格是一种极具价值的人格特征。它具有三个维度——承诺、控制与挑战。承诺指个体全身心投入生活和工作,享受乐趣、探究意义;控制指在不利条件下,个体具备通过自身行动改变事态发展的信念,对不利事件施加正面影响;挑战则是个体在积极或消极经验中学习,将变化视为自我成长的机遇。坚韧性人格使个体在高压力情境下仍能保持身心健康,促进其行为表现,是从事高压力职业人员应具备的人格。口译是一项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其现场性、时限性和不可预测性决定了它的高压力性。因此,口译员应具有“抗压”、“有毅力”“有心理弹性”等特征。研究表明,坚韧性人格不仅与上述特征紧密相关,而且是应对压力的有效预测指标。本文试图将这一心理学概念引入口译研究领域,探究其对译员表现的作用和影响机制,阐释其在口译学能测试中的独特功能和重要意义。鉴于坚韧性人格与焦虑缓解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将口译焦虑与自我效能感作为中间变量纳入研究范畴。因此,本文的实证部分主要考察坚韧性人格对口译表现的影响及口译焦虑与自我效能感在此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我们对149名中国口译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坚韧性人格、口译焦虑、自我效能感和口译表现具有相关性。坚韧性人格与口译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和口译表现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坚韧性越高的学生受口译焦虑影响越小,具有更强的自我效能感,口译表现则更突出。其次,坚韧性人格对口译表现、口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均具有预测效度。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坚韧性人格中的承诺和挑战两个维度对口译表现产生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解释口译表现总变异的14.3%。挑战和控制维度对口译焦虑产生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共同解释口译焦虑总变异的12%。此外,挑战、控制和韧性维度对自我效能感产生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解释自我效能感总变异的42%。再次,口译焦虑在坚韧性人格对口译表现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46%。这说明坚韧性人格除了直接影响口译表现,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降低个体的口译焦虑水平,达到提升口译表现的效果。最后,在坚韧性人格中的承诺维度与口译表现的关系中,自我效能感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值为21.39%。这表明坚韧性人格通过承诺维度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口译表现。本文的主体研究验证了坚韧性人格对于口译学习者的价值,证实其不仅能有效预测和影响口译表现,还有助于缓解口译焦虑、提高学习者自我效能感。因此我们建议在口译学能测试中增设对申请者的坚韧性人格的考查,使其作为认知潜能测试的有效辅助手段,以甄选具有学习潜能的申请者,从而提高口译培训质量与成功率。本文在结尾部分通过界定坚韧性人格的测量框架、工具和步骤,试图为口译学能测试以及口译学习者和口译员的筛选提供参照。通过全面考察坚韧性人格对口译表现的影响,本文将为人们更好理解非认知因素在口译活动中的作用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支持。此外,本文的研究发现亦可对口译教学和实践提供启示与借鉴。最后,本研究采用跨学科研究视角与分析方法,借鉴心理学和二语习得学科理论,其发现也必将反哺以上学科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