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各级政府规模过大、人员过多的问题,一直是中央决策层所关注的,也经常被社会公众、媒体甚至政府内部人士所指责。将政府部门规模控制在合理的幅度,是世界各国都重视研究和关注的问题。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曾多次进行机构改革。目前正在推进的行政体制改革、公共财政体系和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都需要审视政府本身的规模、效率、效益问题。我国各地情况复杂,行政区域跨度不一,历史沿革变化各有特色,各地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所处的地位不同,笼统的谈政府规模和人员编制问题,会失于宽泛和缺乏针对性。甘肃省是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且多种少数民族成份聚居的省份,财政能力弱,有限的财力主要用于“养人”。在推进政府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对政府规模控制和人员编制管理上有其不同点,强化对政府规模和人员数量的控制也尤为重要。衡量“政府规模”的指标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机构数量、人员数量、财政支出、地方政府职能等几个方面。政府规模是从宏观上考虑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在履行职能的时候,总体需要多大的人员队伍、多少用于供养人员的开支。人员编制核定是从微观上讨论的某一个具体的政府职能部门需要配备多少人员,是对单个部门人员数量确定的方法。政府规模控制和人员编制核定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但内容并不完全一致。人员编制管理只是行政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细小环节,但人员编制失控是造成政府规模膨胀的直接原因,需要从技术层面上充分重视。政府的职能在于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在于社会整体效益的最优化。规模扩张和人员编制膨胀是一种制度安排所产生的结果,应当将关注点放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保持地方政府的适度规模、科学确定人员编制,根本途径在于推进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安排的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