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损伤是几乎所有肝病必有的病理改变,我国是肝病大国,仅乙肝病毒(hepatitisB virus,HBV)感染者就有1亿多。因此,肝损伤的研究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的前期研究建立了DMN致小鼠肝损伤模型并应用于护肝中药效果评价,但并未阐明该模型肝损伤的基本机制。本课题拟阐明DMN致小鼠肝损伤的基本机制,着重于观察TNF-α和IL-1β在DMN致肝损伤小鼠外周血、肝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中药复方肝毒清对DMN致肝损伤小鼠血清、肝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的影响。用15mg/kgDMN腹腔注射于昆明小鼠进行肝损伤造模,然后在造模后6h、12h、24h、36h、48h、72h、96h、120h分别取血清和肝组织标本,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TNF-α、IL-1β的分泌;用定量PCR检测肝组织TNF-α、IL-1βmRNA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NF-α、IL-1β蛋白在肝组织的表达。结果显示,血清TNF-α在造模24h时开始显著升高,在24、36、48h这三个时间点保持升高趋势,而72h时开始下降,120h时又有所回升,但这二个时间点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造模前(0h)时的水平。IL-1β在造模12h时开始升高,在12h、24h、36h、48h这四个时间点保持升高趋势,但72h时开始下降,120h时又有所回升。但这二个时间点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造模前(0h)时的水平。肝组织TNF-α、IL-1βmRNA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肝组织TNF-αmRNA在造模后6h时即显著升高,在48h时达到高峰,在6-48h时一直维持高水平,而至72h时则下降,至120h时又有所回升,这与血清TNF-α水平变化基本类似。造模后6h时,肝组织IL-1βmRNA水平即显著升高,造模后6h-48h之间的时间点,肝组织IL-1βmRNA水平一直呈升高趋势,至48h时达到最高峰,72h时则显著回落,120h时又有所回升。而肝组织病理肉眼观察则造模6、12h时肝脏表面颗粒状纹理,颜色稍变深,显示有轻微淤血;24h时红褐色加深,淤血加重,颗粒状纹理更加明显;36h时肝脏肉眼观呈暗褐色,整个淤血更加严重。48h时肝脏颜色与36h时比较稍变浅,但肝脏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有大片坏死现象;且所有小鼠均出现大量腹水。72h时肝脏与48h时颜色基本相同,也出现大片坏死现象。120h时肝脏明显缩小变硬,仍有严重淤血。所有小鼠均有腹水。肝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NF-α和IL-1β在肝细胞内外均有,自造模6h之后即均有阳性信号出现,之后各时间点TNF-α和IL-1β的阳性信号程度和数量一直加重。利用该模型对中药复方肝毒清的护肝机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复方肝毒清能够显著的降低TNF-α、IL-1β在血清和肝组织的水平,其中,肝组织定量PCR检测mRNA和免疫组化的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这些实验结果说明,复方肝毒清可能是通过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而达到护肝作用的。DMN致肝损伤是化学性肝损伤,本研究尚未探讨化学性肝损伤相关的中药因素及肝毒清对这些因素的影响。这应该是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