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富罗非鱼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生长比较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h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strain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是由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ICLARM),通过四个非洲原产地直接引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和四个亚洲养殖比较广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以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经混合选育获得的优良品系。2006年8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世界渔业中心(WorldFish Center)引进了60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这是我国自1994年首次引进吉富罗非鱼以来第一次引进如此多家系的吉富罗非鱼。新一代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即是以该60个家系为基础经过群体间杂交和选育而成,显示出优越的生长优势和潜能。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又称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已广泛用于水产动物种质鉴定、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数量性状位点定位中。本实验选取罗非鱼第二代遗传连锁图谱中的30个微卫星位点,对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的60个家系吉富罗非鱼第一代育种群体做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30个微卫星位点在吉富罗非鱼群体中共检测到135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7个,平均4.6个。片段长度104-322bp,平均杂合度0.5872,平均杂合度期望值0.604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883。所检测的30个位点中,有25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位点(PIC>0.5),占所检测位点的83.33%;4个位点属于中度多态位点;1个低度多态位点。由此可知,此次随机检测的58尾鱼多态信息含量丰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推测到整个吉富罗非鱼群体,由于检测样本数量涵盖了大部分家系,所以可以推知整个引进的吉富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高,说明吉富罗非鱼尽管在引进前已经历十多代的选育,但依然保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引进的吉富罗非鱼选育群体依然具有较大的选育空间。另外,为了验证吉富罗非鱼育种群体在生产中的实践效果,以吉富罗非鱼和奥尼杂交罗非鱼为实验对象,考察了两世代选育群体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情况以及吉富选育2代与奥尼罗非鱼的生长对比情况。结果显示,选育二代(G2)比选育一代(G1)在相同的养殖水平下生长速度提高了11.07%,成活率也比G1代高,但体重变异系数要低于G1代。吉富选育2代在土池中的生长速度比奥尼杂交鱼快26.6%,在水泥池中的生长速度比奥尼杂交鱼快38.7%。从体重平均值、饵料系数、绝对增重率、特定增重率、成活率和起捕率等指标来看,无论是土池养殖还是水泥池养殖,吉富罗非鱼均优于奥尼杂交鱼,而雄性率则低于奥尼杂交鱼,说明吉富罗非鱼的选育是成功的。
其他文献
浮游细菌是水生生态系统中多样性最高的微生物类群。其分布广泛,数量庞大,参与水生生态系统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与生态地位。湖光岩玛珥湖是特殊的火
从我国丹东、青岛和南通采集了四种野生河豚鱼样本,分别是红鳍东方豚、黄鳍东方豚、假睛东方豚和菊黄东方豚,用小鼠单位法和高效液相法检测不同组织内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本实验研究了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dians concentricus)和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的属间远缘杂交,初步探讨了墨西哥湾扇贝(雌)与华贵栉孔扇贝(雄)、华贵栉孔扇
本研究以草鱼作为主养对象,根据不同种类在生态位和习性上互补的特点,配养滤食性的鲢和杂食性的凡纳滨对虾,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通过分析不同复合养殖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