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分析化学已上升到分析科学阶段,生命活动过程的监测和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细胞凋亡是一个细胞程序化死亡过程,凋亡调控因子介导的肿瘤细胞耐药是被广泛认可的细胞耐药机制之一。Bcl-2家族蛋白是细胞凋亡重要的调节者,它们表达的变化与肿瘤细胞耐药有密切的关系。本学位论文主要通过三种免标记方法对Bcl-2蛋白家族成员中的Bcl-2和Bax蛋白进行检测,相关研究过程不涉及荧光小分子、荧光蛋白或放射性同位素等传统的生物检测标记物,具有简单、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拓展了现代分析化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围。主要工作如下: 1.制备了Bcl-2单抗—纳米金复合物和Bcl-2蛋白修饰玻碳电极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基于竞争性免疫反应基本原理,使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发展了一种灵敏的肿瘤细胞定量检测的新方法,考察了乳腺癌细胞MCF-7和耐阿霉素乳腺癌细胞MCF-7/ADR表面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在优化条件下,电子转移电阻的变化值ΔRct与5×102-1.6×106 cell mL-1范围内细胞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70 cell mL-1。研究表明,Bcl-2蛋白在MCF-7/ADR细胞表面的表达量更大。 2.合成了电活性和生物兼容性俱佳的二茂铁-壳聚糖(Fc-CS)凝胶,将Fc-CS电沉积至玻碳电极表面,利用纳米金(Au NPs)将Bax单抗固定制成电化学探针—抗体修饰电极。由于空间位阻效应,Bax蛋白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阻碍了电极—电解质溶液间电子转移,导致DPV测量峰电流的降低。优化条件下,峰电流差值ΔI与Bax蛋白浓度cBax在0.5-500 ng 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5 ng mL-1。由此发展了一种简单、灵敏、无标记的Bax蛋白电化学检测方法。 3.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金电极表面电化学聚合生成聚中性红修饰膜,利用戊二醛固定Bax单抗分子,基于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石英晶体在气相中的谐振频移,发展了一种简单、灵敏、无标记的Bax蛋白压电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