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镇江市曾是江苏传统蚕桑生产地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其蚕桑产业受生产安全和市场风险等因素影响,目前进入低谷。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镇江蚕桑产业必须要做出转型升级。本文通过考察目前江苏省蚕桑产业的大环境,以及对镇江市蚕桑产业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分析影响镇江蚕桑产业发展兴衰的原因及蚕桑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蚕桑产业的生产环境来看,镇江市的蚕区和桑园面积目前仍处于下降的趋势,生产规模普遍较小,蚕桑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不高,单位劳动的生产率偏低。从就业人员状况看,蚕桑专业技术人员逐步流失,城市化发展也导致农业人口老龄化,蚕桑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提升受到影响。由于目前蚕桑产品相对比较单一,绝大多数的蚕桑产品为蚕茧,相对高档的蚕丝制品对于大众来说价格较高、销路窄,蚕桑产业的竞争力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环境。与其他产业相比,蚕桑产业由于多年缺乏资金的支持,近年来在技术上始终没有质的突破。尤其是在优质品种的研发、机械化生产、桑树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目前都没有有效进展,也是导致镇江市蚕桑产业难以与现代农业接轨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镇江蚕桑产业面临的困难,围绕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蚕桑资源、引入优良品种等技术创新,研究适合的蚕桑多元化发展模式、创新拓展蚕桑产业链,利用镇江独有的蚕桑科技资源,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大力发展蚕桑特色农业旅游、蚕桑文化旅游带动蚕桑产业等主题,寻求城市化、工业化等新形势下镇江市蚕桑产业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分析。本论文产生的主要结论如下:1.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转型升级,提高蚕桑产业生产效率。(1)要利用设在镇江市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的独特科技创新优势,加强蚕桑桑种质资源的研究,推广优质高产抗病抗逆蚕桑新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2)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蚕桑要想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必须有一定的生产规模。首先要做到保证基层蚕农的基本利益,通过企业和政府的支持,稳定蚕农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种植、生产、加工的面积和规模,可以引导蚕桑生产向产业密集区集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扩大蚕桑在周边甚至全国地区的知名度,形成良性循环。(3)提高桑园套种、套养的覆盖率,提升桑园的总体效益。桑园的立体种养,能够做到从生产源头做到物尽其用,废物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构建相互依赖,互利共赢的符合农业生态体系,实实在在提高蚕桑生产总体效益,提高果农、蚕农的收益。2.以范围经济理论为支持,加强蚕桑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蚕桑产品的多方向发展,可以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将原本的蚕桑产品由单一用途向多用途进行转变,促进蚕桑产业由以蚕为主的单一生产向多用途、多方向的蚕桑产业联动多产业共同发展,从而为蚕桑市场创造出更大的竞争空间,这是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对目前蚕桑产品开发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镇江市蚕桑企业适宜的发展方向。3.以旅游业带动蚕桑产业发展,推进蚕桑产业进一步依托和服务于城市化发展。充分利用镇江市地处长三角城市密集区的优势,积极发展以果桑、桑叶茶、蚕丝被等蚕桑资源产品,结合乡村旅游,可以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适应目前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可以为镇江及周边市民提供新型休闲旅行资源,带动镇江及周边其他产业的联合发展,能够为镇江的一二三产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4.发扬蚕桑文化,为蚕桑产业发展注入灵魂。加强对于蚕桑文化的保护、注重蚕桑文化的开发和发展,对于打造镇江蚕桑品牌,弘扬中国这一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5.及时反馈消费者信息,精准投入产品类型。通过及时收集消费者对蚕桑产品的市场接受情况,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改善产品的推广方式,积极运用互联网资源,完善推广渠道。本文提出结合产业融合振兴镇江蚕桑业发展,可以为镇江市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单位、蚕桑从业者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