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轴的基础解剖及其三维立体结构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i5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口角轴区的大体解剖、组织学观察和立体建模,进一步研究口角轴的位置、组织学构成和参与肌的形态学特点,为面部美容整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①对15具(3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面部标本进行解剖和观察测量。测量参考线:以口角为原点做水平线(x轴)和垂直线(y轴),x轴过原点并平行于同侧耳屏点与眶下点的连线。记录组成口角轴的肌的位置、特点及层次。②取4侧口角旁全层组织,大小为25mm×35mm×10mm,石蜡包埋,平行于皮肤方向连续切片,每片厚度为15μm。隔片取材,共680张,Verhoeff碘-苏木精染色,镜下观察。③将其中的1例(153张切片)应用图像分析仪的Grab large image功能在4倍光镜下进行拼接,应用Photoshop软件进行配准,同时采用人工分割的方法在拼接好的断层图像上进行结构提取,并赋予不同的颜色,将伪色图输入Winsurf三维重建软件完成口角轴的三维空间模型建立。结果:1、大体解剖部分观察结果(广义口角轴):⑴参与口角轴组成的肌肉有:口轮匝肌,颧大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颊肌,颈阔肌的口角轴部和笑肌,其中笑肌非恒定存在,出现率为57%。⑵组成口角轴的肌肉可分为3层:其中笑肌恒定出现于第1层,颈阔肌恒定出现于第2层,颊肌恒定出现于第3层;颧大肌及降口角肌多出现于第1、2层,提口角肌多出现于第2、3层;口轮匝肌参与组成口角轴的各层。⑶口角轴尖部中心点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位于口角外侧11.7mm±2.3mm,根据口角轴尖部中心点与口角的关系来划分口角轴的分类,标准为:①将口角轴尖部的中心点位于口角水平线上5mm与口角水平线下5mm范围内(均包括5mm)的类型称之为口角旁型,为17侧占56.7%;②口角轴尖部的中心点在口角水平线5mm以上的为口角上型7侧占23.3%;③口角轴尖部的中心点位于口角水平线5mm以下的为口角下型,6侧占20%。⑷颧大肌以4种不同的类型方式加入口角轴,分别为:颧大肌单头型,即颧大肌以一个头止于口角轴,出现4侧;颧大肌双头Ⅰ型,即颧大肌两个头,上方的头与提口角肌融合,下方的头加入口角轴,出现8侧;颧大肌双头Ⅱ型即颧大肌两个头,上方的头与提口角肌融合,下方的头又分为两部分止于口角,出现2侧;颧大肌双头Ⅲ型即即颧大肌两个头,上方的头又分为深浅两部分包绕提口角肌进入口轮匝肌,下方的头止于口角轴,出现16侧。⑸颧大肌、笑肌、降口角肌及提口角肌加入口角轴时的长度分别为:59.4mm±3.5mm,43.9mm±7.4mm,40.4mm±7.4mm,27.4mm±2.8mm;宽度分别为6.8mm±1.8mm, 4mm±1.3mm,8mm±1.9mm,8.3mm±1.8mm。2、组织切片及三维空间模型建立部分结果(狭义口角轴):⑴在颊肌浅层可见部分颊肌、口轮匝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颈阔肌口角轴部、颧大肌、笑肌的纤维在口角旁相互交织,且交织的部位胶原纤维明显增多,中间夹杂着弹性纤维。⑵在三维重建模型中可见口角轴尖部形态呈不规则形的类椭圆形,口角轴厚度为2.52mm。⑶通过对三维空间模型的测量可知:口角轴尖部距口角的距离为11.96mm,体积为84.10mm3;口角轴尖部的周长为27.13mm,面积为18.41mm2;口角轴基底的周长为33.39mm,面积为28.86mm2。结论:1、对于广义口角轴来说:①组成口角轴的肌肉有:口轮匝肌,颧大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颊肌,颈阔肌的口角轴部和笑肌,其中笑肌非恒定存在,出现率为57%。②颧大肌以4种类型加入口角轴。③口角轴可以根据口角轴尖部与口角的关系来分成3类,定标线为口角平面±5mm平行线。2、根据口角轴的组织学构成,提出狭义的口角轴概念。相对于已被大家所熟悉的广义的口角轴概念,本实验提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狭义的口角轴概念,即可见组成口角轴的肌肉在口角侧方的某个位置相互交织且可见在肌肉交织的位置胶原纤维明显增多,中间夹杂着弹性纤维,应为肌肉的筋膜相互融合所形成的,故将此区域定义为狭义口角轴。狭义口角轴的基底应为颊肌的浅层,尖部为组成口角轴的表浅肌肉的交织区域。3、对口角轴的三维空间模型进行测量得出(狭义口角轴):口角轴的厚度为2.52mm。口角轴尖部中心点距口角的距离为11.96mm,体积为84.10mm3,口角轴尖部的周长为27.13mm,面积为18.41mm2。口角轴基底的周长为33.39mm,面积为28.86mm2。4、采用薄层连续断面图像采集及三维重建是一种对于细小复杂结构进行立体观察研究的可行方法,适用于空间结构复杂的口角轴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烟台地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中I类整合子的分布情况,探讨整合子的存在与细菌多重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烟台地区三所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并保存的5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VITEK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菌株,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Ⅰ类整合子,分析Ⅰ类整合子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临床分离的56株铜绿假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苏联解体”始终是社会及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学者们试图从苏联产生的条件,以及苏联存在的最后时期所处的形势来对苏联最终走向衰落的成因进行分析.在于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分叉部血管的狭窄一闭塞,同时伴有颅底典型的烟雾状增生血管的形成。随着国内外研究的增多及各种影像学技术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