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复脾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胰腺组织病理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复脾汤治疗消渴病的机理。
方法:实验选取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适应性喂养2天。于造模前12h禁食,然后以60mg/kg的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注射前用0.1mol/L无菌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PH=4.5)配制,72h后,尾部取血测空腹血糖值,大于11.1mmol/L,小于30mmol/L并具有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症状者为造模成功。实验分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三个组。A组从造模前的动物中随机抽取;B组和C组从成功造模的动物中均衡分组获得。C组使用“复脾汤”煎剂灌胃(剂量为14.2g/kg/d);A组和B组使用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自分组当天开始灌胃用药,每日一次,持续四周。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血糖、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游离脂肪酸、胰腺组织病理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在给药4周后,复脾汤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促使胰腺分泌胰岛素,使血浆中胰岛素升高,游离脂肪酸水平降低,IR减轻,并有改善胰岛损伤的趋势。
结论:以健脾、和胃、消积、养阴为原则立方的复脾汤可降低糖尿病大鼠异常升高的游离脂肪酸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等各项指标的改善,以及从病理形态学上观察到的复脾汤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细胞的修复作用,有力地佐证了脾胃气虚“不及游溢”精气理论在指导临床实践中的正确性,也为临床新药开发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