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的浪潮席卷整个华夏大地,城市、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历史遗留下来的物质环境正逐步受到破坏,甚至彻底的消亡。建筑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建筑遗产认知和保护意识已不断增强,然而建筑遗产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们总是与其周边的环境共同见证历史、诉说历史、传承历史。我国在建筑遗产保护上最大的薄弱点就在对于遗产环境的保护上。近几年来,国内对涉及到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研究慢慢增多,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也涉及到众多学科,如建筑学、景观学、人文社会学、经济学及旅游学科等,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研究,多涉及城市更新、历史名城风貌保护、历史街区风貌更新、建筑遗产环境设计等方面,多侧重于宏观角度,普适性较强,没有针对某一种类建筑周边环境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以山西省晋中市内的晋商大院周边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保存完好且历史、科学、文化价值都较高晋中大院,以是否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主要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对晋中大院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的探究,分析归纳出晋中大院周边环境的景观特征,找到周边环境的共性和影响环境形态的要素。探究在社会发展进程下的环境现状成因,进而总结归纳出“破坏严重型”、“格局完整型”、“现代化建设融合型”这三种晋中大院周边环境现状模式,并结合每种环境模式下最具代表性的几座晋中大院进行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通过对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和曹家大院周边环境的全方位探析,更加深入的得出三种环境模式下的晋中大院周边环境的特征和现状成因。在找出问题的同时,利用国内外类似环境下的优秀案例中的建设理念,为晋中大院周边环境未来的规划发展提供指导方向。最后对晋中大院的周边环境整治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