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olymeriimmunoglobuli receptor,pIgR)是介导多聚免疫球蛋白(包括pIgA和pIgM)转运通过粘膜上皮细胞的一种I型跨膜糖蛋白。pIgR在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pIgA/pIgM以共价键结合,发生细胞内吞将配受体复合物摄入细胞内并转运到细胞的顶生面,与pIgA/pIgM结合的pIgR胞外配体结合区即分泌组分(secretory component,SC)被蛋白水解酶切下形成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SIgM)释放到粘液中,空载的pIgR也会被酶切产生游离的SC单体。pIgR和SC可以保护免疫球蛋白免受蛋白酶的降解,在黏膜免疫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pIgR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已经在多种生物中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分子克隆、基因重组技术,在体外成功地克隆了编码鲤鱼pIgR胞外段的基因,经BamHI、HindIII双酶切后定向连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了pET-28a/pIgR重组表达质粒,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BL21(DE3)。电泳结果显示,经过1mMIPTG诱导后在菌体中表达了包涵体形式的pIgR原核蛋白,分子量为29.2KDa。切胶制备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效价为1:8的兔抗鲤鱼pIgR抗血清,能够与原核表达的pIgR蛋白进行反应,但是这种抗血清能否与天然状态的pIgR结合尚不清楚。
为了研究鲤鱼pIgR的功能,对鲤鱼不同组织pIgR的表达差异发现黏膜相关组织中pIgR的表达量较高,其中以肝脏、脾脏、后肠、鳃、口腔上皮和皮肤中尤为显著。经过灭活鳗弧菌浸泡免疫刺激后,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鲤鱼中肠pIgR表达变化,发现免疫刺激后pIgR的表达量先急剧升高,在第3天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菌体成分LSP能够上调pIgR的表达,而且pIgR能够参与对LSP引起的免疫刺激的有效防御,保护鱼体抵抗病原菌的侵袭。利用兔抗鲤鱼pIgR抗血清,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确定了pIgR在鲤鱼不同组织中的定位,为进一步研究pIgR的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得到高效特异的抗血清,进行了基因免疫实验。首先设计带有kozak序列和ATG序列的pIgR片段,两端的酶切位点分别为BamHI、HindIII,连接到真核载体pcDNA3.1/myc-His(-)A中。然后提取无内毒素的高纯重组质粒pcDNA3.1/pIgR,使其符合基因免疫的标准。对实验组4周龄昆明雄鼠进行多次小剂量后肢骨骼肌肌肉注射,获得鼠抗鲤鱼pIgR抗血清。
在进行上述DNA免疫的过程中,将pIgR基因片段以XhoI和HindIII双酶切位点从pcDNA3.1/pIgR切下,插入到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pEGFP-1N载体中,转染293T细胞,检测不同时间段pIgR-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真核表达蛋白与鼠抗鲤鱼pIgR抗血清进行western-blot反应,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由此确定鼠抗鲤鱼pIgR抗血清能够和原核及真核表达的pIgR蛋白进行反应,证明该抗血清可以作为后续实验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