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胁迫是小麦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小麦耐热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小麦高温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热激蛋白合成以及热激蛋白与抗热性之间的关系入手,对小麦的耐热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在大气相对湿度40%的条件下,以22℃为对照,在32℃、36℃、40℃的高温胁迫条件下,对烟农19二叶期小麦叶片内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总活力、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内叶绿素含量迅速降低,且随胁迫温度的升高,叶绿素降解率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且随胁迫温度的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幅度呈上升趋势。
2.应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值法,选用了超氧化物岐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叶绿素稳定指数、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细胞膜透性测定和干物质胁迫指数6个抗热性鉴定指标,对6个小麦品种幼苗的抗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品种抗热性大小顺序为:济麦19>烟农19>莱农0153>济麦20>潍麦8号>泰山008。
3.用田间直接鉴定法(千粒重和穗粒重的感热指数)测定六个小麦品种的抗热性,测得结果与用隶属函数值法测得的结果相一致。
4.烟农19为材料,在34℃、37℃和40℃的高温下,分别胁迫处理1h-6h,进行SDS-PAGE电泳,对冬小麦热激蛋白的产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三种高温胁迫下,热激蛋白的合成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在处理4h时,各温度合成的热激蛋白最多。合成的热激蛋白的分子量范围在16.0KDa-103.0KDa之间。
5.在34℃处理4h的条件下,对六个小麦品种热激蛋白的合成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热激蛋白的合成与其抗热性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