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在总结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增长极理论的研究成果,实施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增长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使中国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崛起。此后,各级政府纷纷利用增长极理论制定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力图打造区域增长极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一措施在一些地区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非协调态势。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带来的诸多弊病,在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又陆续提出了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主体功能区划分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等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距离以增长极的先发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预期目标还相去甚远。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相伴而生的是区域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已引发了诸多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潜在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因此,能否充分发挥增长极的集聚经济优势和辐射扩散功能带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的启示与现实需要的感召下,本人把如何优化中国区域增长极的功效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力求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功能的理论及西方学者增长极理论的指导下,在对已有相关材料大量占有的基础上,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国家级增长极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省域增长极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探索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及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变迁的轨迹,挖掘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及落后地区发展差距的成因,并分析差距背后隐含的负面社会效应,寻求问题解决的答案。全文共分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是增长极相关理论述评部分。首先对增长极的概念进行释义解读;然后对增长极理论的源流(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作用的理论、区位理论、区域产业关联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国内学者对增长极理论的研究进行介评,以构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增长极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应用历程的回顾以及对其区域经济效应的分析。依次介绍了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主体功能区划分和统筹城乡发展等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并分别分析了这些战略措施的实施效果。这一章的内容也是为下一章的实证分析做铺垫。第四章是对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的实证分析。分析从国家增长极和省域增长极两个维度进行,其中对省域增长极的分析又从主成份分析着手,将省域增长极划分为成熟区、发展区、落后区三种类型进行对比分析,以求分析全面、系统。在时间跨度上,本文搜集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多项经济指标数据,对各层次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的演进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和描述。第五章分析了增长极理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开发中的一些应用实例,从中探寻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首先介绍了美国西部和南部地区的开发、日本的区域规划、法国的国土整治、意大利南部振兴举措及其取得的成效;然后介绍了发展中国家巴西和马来西亚对其落后地区的开发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其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对比分析各国的经验教训,提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实践中增长极理论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点启示:落后地区建立增长极要依靠政府力量的推动;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增长极形成的必要条件;健全机构、完善法律是增长极发挥效应的关键;要强化增长极与周边环境的关联意识;在落后地区培育增长极要注重其自我发展能力并完善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针对文中提出的问题构建了解决方略。首先,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功能的角度提出优化中国区域增长极效应的策略,包括准确定位政府角色,以立法的形式打破地区经济分割,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制,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中介组织三个层面上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一体化的制度平台,实行多层面的协调互动。其次,从推进增长极体系建设的视角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培育多层次和网络化的增长极体系,实现增长极理论主张的区域经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协调城乡区际发展的交通经济带,使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逐步由非均衡的条带格局向相对均衡的网络化格局过渡。最后,从加大中西部增长极培育力度方面提出解决中国东西部地区差距过大问题的方案:在政策上扶持中西部地区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培育中西部推进型产业与中心城市;打造带动中西部快速发展的经济圈;根据区情培育内部增长极;加强区际经济融合,促进产业梯度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