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溶栓后脑出血的早期预测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溶栓治疗后的IS患者21例,患者入科后即接受连续qEEG监测;根据是否有溶栓后脑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其中出血组6例,未出血组15例;另外选取同期收治的未行脑电监测的溶栓后脑出血IS患者3例为对照组;溶栓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溶栓后24h内复查头颅CT可见的脑出血。治疗期间若怀疑有继发性脑出血则立即行头颅CT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心电监测、GCS评分以及NHISS评分、意识状态评估和常规治疗;所纳入研究的病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数据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梗死部位、格拉斯哥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同时记录患者28天存活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患者起病7dNIHSS评分以及90d改良Rankin评分(mRS)。qEEG数据采集:间隔1小时分析一次数据,选取不低于5分钟基线平稳、无伪迹的原始脑电数据,通过Persyst系统分析并以excel形式导出qEEG指标α/δ比值(α/δratio,ADR)、α+β/δ+0比值(α+β/δ+0 ratio,ABDTR);分别统计未出血组患者入组时(to)以及复查CT后(t1)的ADR、ABDTR,以及出血组患者入组时(to)以及确诊脑出血后(t2)的ADR、ABDTR,并计算此时两组患者ADR与ABDTR的变化率。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并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qEEG指标ADR、ABDTR与GCS、NIHSS以及mRS评分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因素分析;ADR、ABDTR值对溶栓后脑出血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分析。结果1.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出血组年龄高于未出血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出血组的28天存活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相对高于未出血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to时ABDTR、ADR相比,各导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ADR变化率相比,出血组ADR明显下降,其中左侧脑区T3、F3、F7、P3、C3等导联有统计学差异(P<0.05),右侧脑区T6、F4、02、FP2、P4、C4等导联有统计学差异(P<0.05);4.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ABDTR变化率比较,出血组ABDTR明显下降,其中左侧脑区T3、T5、F3、F7、P3等导联有统计学差异(P<0.05),右侧脑区T6、F4、FP2、P4、C4等导联有统计学差异(P<0.05);5.ROC分析显示ADR、ABDTR变化率对溶栓后脑出血有良好的预测价值(AUC=0.792VSAUC=0.719),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DR变化率的最佳阈值为-25%(敏感度91.7%、特异度66.7%);ABDTR变化率的最佳阈值为-37%(敏感度86.7%、特异度62.5%);根据最佳阈值分析,ADR、ABDTR出现改变时间平均为6.31±2.74h、7.53±2.56h,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出现临床改变时间(15.34±2.67h)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IS起病7d的NIHSS评分与90天随访的mRS评分均较高,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7.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ADR、ABDTR与NIHSS评分、mRS评分呈负相关,与GCS评分呈正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qEEG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工具,其指标ADR、ABDTR可以用于早期识别IS患者溶栓后脑出血的高风险评估;2.ADR、ABDTR与NIHSS评分以及mRS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患者短期神经功能障碍及长期预后的评估;3.IS并发溶栓后脑出血患者,其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变重,远期预后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