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否定词,在组合能力上,“不”的特殊之处在于由它构成的复合词的意义具有很大的完整性,有的因为意义不容易拆解而成为词汇构式。文章按照Goldberg所做的构式定义,以“不可预测性”为标准,从《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否定词“不”统辖的双音节及多音节的复合词里确定了符合标准的词汇构式,并根据以往的研究状况进行取舍,最后选择了“不比”、“不像话”、“不枉”、“不见得”、“不成”这五个词语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且按照构式化程度等级将它们整合在一个系统中。文章按照构式化程度从低到高的顺序将每个构式作为独立的一章进行详细描写。第一章为构式“不比”的形成与演变。“不比”在差比句这种句法构式的作用下产生“比不上;不同于”这样的构式义,并在句法构式“A不比B·X”中获得反预期信息标记这样的语用功能。第二章为构式“不像话”的形成与演变。“不像话”在“像X”类词汇构式的整合下产生了“不像应该说的话”这样的构式义,并以这个语义为起点从一个句子的谓语成分演变为一个形容词。第三章为构式“不枉”的形成与演变。“不枉”是一个形式为否定而语义为肯定的构式,它的产生并不是由否定词“不”与副词“枉”复合成的,而是经过了作动词性短语、作形容词、单独成句、充当话语标记等用法后才最终演变为一个副词。其中每个演变阶段都经过了句法构式的整合。第四章为构式“不见得”的形成与演变。“不见得”是现代汉语中一个表主观估计的副词,来源于中古汉语表能性的动词性状中结构“不见得”。在经历带名词宾语、修饰动词、作答语及充当修饰性成分等句法演变的同时,语义也相应地逐步虚化,最终语法化为一个副词。语法化的动因是:句法功能的多样化以及“见不得”在用法上对它的替代。最后一章为构式“不成”的形成与演变。文章在详细梳理了“不成”从不在一个句法层次的“不+成”形式到作一般副词、作话语标记,到成为反诘副词及语气助词。在从话语标记演变为反诘副词的过程中经过了反问句这种句法构式的整合,最后由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由“难道”吸收其作反诘副词的功能而最终成为一个语气助词。五个构式虽然都有共同的语素“不”,但除了构式化程度等级外没有其他内在联系,这也是不可预测性的表现,证明了将其作为构式进行研究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