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投资是学术界研究的经典问题,国内外大量学者围绕企业投资开展了广泛研究和深入探讨。已有大量学者的研究表明,企业的投资已偏离了企业的最优投资。但是,先前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两个方面来解释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从而忽略了企业外部治理环境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然而,每一个特定企业都是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外部环境当中的,而企业又总是会根据所处的外部环境来选择趋利避害的经营决策,因此,研究外部治理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外部治理环境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选取2003-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政府干预、金融发展水平和法治水平三个维度实证研究了外部治理环境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合我国上市公司产权性质的特性,本文将上市公司分为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两组样本,进一步研究当上市公司产权性质不同时,外部治理环境对上市公司的作用是否一致。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样本的实证结果来看,政府干预程度与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负相关。即地区的政府干预程度越强,该地区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越低。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上市公司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时,政府干预会降低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而当上市公司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企业时,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没有显著影响。(2)从全样本的实证结果来看,金融发展水平与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正相关。即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该地区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越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上市公司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会降低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而当上市公司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企业时,金融发展水平却能够改善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3)从全样本的实证结果来看,法治水平与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正相关。即地区的法治水平越高,该地区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越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上市公司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时,法治水平的提高会降低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而当上市公司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企业时,法治水平却能够改善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