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复合脱氧镁/钙处理钢中夹杂物特征对腐蚀行为的影响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oshiren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深海油田资源的开发,能源中氯离子/硫化氢气体的存在,使夹杂物诱导管线钢的腐蚀已严重危害到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本研究采用Al-Ti复合脱氧镁/钙处理调控夹杂物的特征,并降低其对腐蚀的危害。本文采用不同Al-Ti复合脱氧镁/钙处理脱氧方式,在真空感应炉中冶炼了四炉X80管线钢,采用控轧控冷+弛豫工艺对冶炼的管线钢进行了轧制,表征了铸态钢和轧制态钢中夹杂物的特征,NACE TM0284-2011 GB/T8650-2006标准下进行了氢致裂纹试验,自然浸泡腐蚀和电化学极化方式进行了点蚀试验,并探讨不同脱氧方式对钢中夹杂物特征的影响,探讨钢中夹杂物特征以及脱氧方式对X80管线钢氢致裂纹性能(HIC)和点蚀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不同脱氧方式下,铸态钢中夹杂物的特征明显不同,并且经过轧制后,轧制态钢中的夹杂物特征的变化也有差异。与铝脱氧钢相比,钛脱氧钢中夹杂物的数量相对较多,尺寸相对较小,变形率小的夹杂物数量较多,其更加有利于夹杂物的球形化。(2)轧制态与铸态夹杂物特征比较发现,除了成分外,夹杂物的形貌、尺寸分布、数量以及形态有较大的区别;夹杂物的形貌由球形变成椭球形或长条形;夹杂物的数量减少了,平均尺寸呈现增大的趋势,大尺寸夹杂物的比例增大。(3)氢鼓泡试验结果表示:镁处理钢的表面没有氢鼓泡,相反钙处理钢的表面有1-2个氢鼓泡,这是由于经过钙处理后一些夹杂物尺寸和变形性较大的夹杂物处在钢的表面下,诱导氢鼓泡所致;氢致裂纹敏感性试验发现:四炉钢样均对HIC不敏感,不仅钛脱氧钢和铝脱氧钢之间,而且镁处理钢和钙处理钢之间,在抗氢致裂纹性能方面,并未显示出差异,这是由于经过Al-Ti复合脱氧镁/钙处理后,MnS和Al2O3夹杂物的特征得到了控制所致;没有发现由单独或者异质形核析出的硫化锰以及氧化铝夹杂物引起的裂纹;氢致裂纹的敏感性与所有钢中尺寸细小(平均尺寸1μm)、分布分散夹杂物的数量(400个/mm2800个/mm2)没有关系。(4)点蚀试验结果表明:与钛脱氧钢相比,铝脱氧钢的自然腐蚀速度更快;与铝脱氧钢相比,钛脱氧钢的耐点蚀性能更强,与钙处理方式相比,镁处理钢的耐点蚀性能更强;夹杂物是钢中点蚀的诱发源,腐蚀首先在夹杂物与钢基体界面处形成。并且,夹杂物尺寸越大,其与钢基体界面上腐蚀的钢越多,腐蚀越严重。
其他文献
本文对自由表面模拟方法进行了概述,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对比,从对比中发现每种方法的优劣,最终本文选择VOF方法模拟自由表面。在VOF法中,又分为很多种具体的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B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48例初诊RA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中的B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B细胞中NF-κB相关蛋白NF-κBp50、NF-κBp65、IκBα、磷酸化NF-κBp
钙和氧化物夹杂对铝合金性能有害,因此在铝合金生产过程中需予以去除。本研究针对目前排杂精炼剂功能单一的特点,设计了以去除有害杂质钙和氧化物夹杂为目的新型精炼剂,合理的选
本文采用配以空间分辨和累积时间分辨耦合系统的LabRAMHR-800型激光共焦拉曼光谱仪,测定了二元钾硅酸盐玻璃和高温熔体的拉曼光谱,探讨了其中微结构单元的拉曼光谱特征,深化了对
连铸中间包在现代钢铁生产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连接钢包与结晶器之间的中间存储容器,而且是促使夹杂物上浮去除的重要场所,其冶金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高品质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