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镜自鉴:1930年代末中国知识界对捷克事件的反应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ilo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对一系列国际问题产生了重大关注,这些关注都因特殊的时代背景而起。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弱小国家,中国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观念和外交意识开始兴起。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此时抗击日本侵略是中华民族挽救危亡的共同呼声和唯一选择,抗日救亡运动成为鲜明的时代主题。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国人的国际意识和外交观念变得愈发强烈。此时,一个欧洲的小国——捷克开始走入国人的视野。1938年的下半年,中国抗日战场面临严重挫折,武汉、广州相继失陷,日军的残暴促使国人更加呼吁英美等大国维持国际公理与正义,制裁侵略。而无独有偶,捷克也正在面临德国的侵略,新的世界战争危机近在眼前,知识界希望英法等大国可以保护像捷克一样的弱小国家。于是,捷克就成为了国人眼中弱小国家的象征,同时知识界在对捷克的描述中充满了想象,一个几近完美的、富于民族精神的捷克形象诞生了。“五月危机”是捷克问题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英法的干预下,“五月危机”以德国的失败而告一段落,这更加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思考。首先捷克的胜利者形象进一步升华;其次,在争取外援打击日本的外交战略中,知识分子以捷克为先例,希望国民政府实行立场鲜明的外交策略。但是捷克最终被英法的“现实外交”所牺牲,国家惨遭灭亡命运,助长了抗战悲观论调的蔓延。捷克的悲惨遭遇和慕尼黑协定大大刺激了知识分子敏感的神经,众多知识分子对捷克问题撰文论述,一方面批判大国“现实主义”外交的罪恶,一方面通过论证“中国不是捷克”,指出中国的光明前途,并同时总结了捷克失败的教训,认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其他文献
上期我们介绍了布鲁斯的一些基本舞步,这次让我们多一些变化,让舞姿看上去更加的美观、多变。
熟悉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知道,台静农是大陆也认可的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他1903年出生,祖籍安徽六安,一生饮食不节,却活了将近90岁。早年,曾与鲁迅有过交往,并先后执教于辅仁、齐鲁
全球水资源供给正面临巨大压力,是否代表着水资源末日即将到来?新闻记者费雪曼在他的《大干旱》一书中,以风趣、流畅的笔调,综观全局地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不会。但是,“丰沛、便宜又安全的水资源黄金年代"JE迅速消失。费雪曼认为,人们无须惊慌,却需要认识到那个美好年代将一去不复返。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消息,我们对利用水资源的态度必须有所改变。  为何在2007年-2008年,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
反思性教学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后,众多研究者已经从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只是这些研究更多的集中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的研究却很缺乏。本文主要从高中数学反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