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显然已成为一座现代化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早已忘记慢节奏的人文生活。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更是使人们放下了手中的书,手中的笔,成天沉浸在屏幕里,忽视了阅读带给人的精神陶冶,对个人阅读能力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国际阅读学会指出:“阅读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可见阅读能力在教育、国家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主席在北师大的讲话中提到:“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我国教育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教育总体条件还不是很理想。”说明了我国对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但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导致了现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这势必会对学生阅读能力产生间接的影响。故此时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研究显得更有意义。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查找国内外有关“阅读能力”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期刊和论文资料等等,同时在学校图书馆查找相关的书籍,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评价,完成理论研究的综述,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嘉鱼县3所县城小学和3所乡村小学作为调研地点,基于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通过语文阅读能力测试题和学生问卷对27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家长问卷对282名家长进行了调查,通过教师问卷对136名老师进行了调查。同时还对城乡小学的6名校长、36名教师和54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之后通过比较分析影响城乡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且针对城乡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应对策略。本文对城乡小学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实证研究,可以作为考察“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实施情况的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为教育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借鉴作用。通过对嘉鱼县城乡小学的调查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城乡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差异主要在教师方面、家庭方面及学生方面,教师方面是乡村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和乡村教师责任心不强;家庭方面是乡村家庭藏书量少和乡村家庭对教育重视不够;学生方面是乡村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和乡村学生阅读习惯不良。(2)本文从教师、家庭和学生三个方面阐述了城乡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师原因主要是乡村学校门槛低,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不高;家庭原因主要是乡村家庭思想意识薄弱,价值观念陈旧;学生原因主要是娱乐活动多,乡村学生盲目性选择。(3)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教师层面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引进高学历人才和加大乡村学校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条件;家庭层面须建立家校社合作方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开展家长思想工作,灌入新教育观念;学生层面须给予学生正确的兴趣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阅读的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