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化成为城市文明的主旋律。城市始终是工业最为集中的地方,而工业空间也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当工业开发区成为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时,它的发展对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就起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对开发区的研究目前也越来越成为城市规划学者、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所关注的热点,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索着开发区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并试图研究其发展规律,以期指导开发区未来的发展。
本文从我国城市远郊工业开发区形成发展和当前面临的问题着手,着重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空间矛盾、社会矛盾等,认为开发区转型已经势在必行。本研究认为,开发区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独特模式,开发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新兴工业体,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外来资本。通过开发区这一载体,我国的工业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本研究认为,我国城市远郊工业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其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开发区的经济形态、管理体制、城市空间上都有着显著的体现。首批设立的开发区已经走过了开发阶段和成长阶段,正积极地向成熟阶段迈进。在这个转型时期,开发区在经济上表现出集群化的发展趋势;在体制上超自主体制特征弱化而市场特征不断加强,政府从发展的主导者转向环境的营造者;空间上呈现出对城市功能综合性的强烈需求。
我国城市远郊开发区功能单一面积巨大的工业空间已经是既成的事实,本研究提出在开发区实施以工业社区为单元的空间结构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二元化体制下形成的阻碍开发区城市化进程的诸多问题,是现阶段推进开发区空间结构重组,形成开发区城市有机活力的重要手段。并通过对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工业社区案例分析,形成了工业社区的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