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尔滨综合保税区于2017年6月正式封关运营。哈尔滨综合保税区作为哈尔滨市外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对吸引外商投资、拉动哈尔滨市地方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起着重要作用。2018年海关在综合保税区内国际贸易货物流转中的增加了检验监管、维护国门安全的新职责。2019年国务院出台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海关的工作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海关部门如何在保证进出口商品快速通关的前提下,解决目前综合保税区商品质量监管问题,创新商品检验监管模式,以顺应并推动保税区转型升级就变得非常迫切。本文以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的商品质量监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调研、调查问卷分析等方式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并通过综合保税区商品质量监管的特点分析,推导商品质量监管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构架了综合保税区商品质量监管的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统计两种方法,对哈尔滨综合保税区运营数据及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从法律法规、监管能力、监管流程三个影响因素归纳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商品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质量监管优化思路。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按照采用“合规假定”的监管理念,“监管分离”监管方式,强化“宏观管理”的监管机制三个途径,提出了完善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商品质量监管的对策建议,并结合哈尔滨综合保税区业务特点,构建了3种检验监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