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公益众筹在中国快速发展,成为政府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补充,为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管理、制度和法律没有及时跟进,出现了多起有损公益众筹声誉的负面事件,引发了社会的质疑。深入分析我国公益众筹法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构建有效的公益众筹法律监管机制,既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也是促进我国公益众筹健康发展的理论课题。通过研究,为我国公益众筹提供法律监管制度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公益众筹法律监管机制构建研究”为选题,尝试运用社会管理理论、社会系统论及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及定量调查、定性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公益众筹法律监管机制的构建思路。论文在对公益众筹相关群体进行定量及定性调研的基础上,从梳理我国公益众筹现有法律监管机制现况入手,发现我国公益众筹现有法律监管机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发起公益众筹较为随意、捐款纠纷难以定性、众筹平台资料审核不透明、众筹资金管理不规范、监管主体不明确等等。在对我国公益众筹法律监管机制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构建更加科学的我国公益众筹法律监管机制的宏观思路。本文围绕公益众筹涉及的四个重要主体——发起人、捐款人、众筹平台和监管部门,提出构建法律监管机制的宏观思路:明确发起人权责关系、保障捐款人撤款和监督的权利、加强对公益众筹平台的法律监管、增强公益众筹相关法律的操作性等,以期为解决我国公益众筹法律监管机制现存问题提供思路,推动公益事业更好地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是:运用社会系统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公益众筹法律监管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