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心血管外科操作技术的提高,近年来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临床上婴幼儿心脏手术的死亡率仍偏高,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可能与心肌保护不当有关。许多学者指出,未成熟心肌与成熟心肌在结构、功能和能量代谢上均存在着差异。因而,当前用于成熟心肌保护的方法可能不完全适用于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本研究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未成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研究。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比较未成熟和成熟心肌细胞特点,为加强未成熟心肌保护研究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实验结果提示:未成熟心肌细胞内细胞核数量较多(3±1∶2±1),细胞核与胞浆比值较大(0.37±0.12∶0.23±0.08),细胞内糖原颗粒灰度较高(180±36∶130±25),线粒体和糖原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周围,肌丝较疏松,仅见明显的Z线,M线较模糊。成熟心肌细胞核与胞浆比值则较小,细胞内线粒体和糖原颗粒主要分布于肌丝中间,肌丝较致密,除可见Z线、M线外,还可见清晰的H带、A带,肌节较完整。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出生1周的S.D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