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风兰快速繁殖及原球茎增重培养动力学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shan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短距风兰(Neofinetia richardsiana)的种子为外植体,筛选了种子无菌萌发、原球茎增重、原球茎分化和小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比较了不同的炼苗处理、基质消毒方式及基质配比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测定了原球茎增重培养的动力学参数;观察了种子萌发的形态学过程。结果表明:种子无菌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2 B5+6-BA 1.0 mg L-1+NAA 0.2 mg L-1,萌发率为71.67%;原球茎增重悬浮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B5+6-BA 1.5 mg L-1+ NAA 0.5 mg L-1,绝对生长速度为260%;原球茎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 NAA 0.2 mg·L-1+6-BA 1.0 mg·L-1+0.155% AC,分化率为875%;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IBA 0.3 mg L-1+NAA 0.5 mg L-1,生根率达100%。室内炼苗2d室外炼苗3d达到的炼苗效果较好,移栽成活率可达86%。用1000倍多菌灵浸泡基质5 min,基质配比为树皮:苔藓:火山石=2:1:1,移栽成活率高,可达90%。原球茎的生长量变化曲分为下面几个阶段:0-6d为延滞期;6-12d为生长期;12-14d为稳定期;14-16d为静止期。在培养周期内,第8d时蔗糖含量迅速降低为9.17 g·L-1,果糖含量逐渐上升,培养后期果糖消耗较快,总糖在生长过程中呈缓慢下降趋势;磷酸盐在培养的前6d呈下降的趋势,然后有一个回升的过程,从第10 d以后缓慢降低;铵态氮在培养的第6d急剧下降为60.21 mg·L-1,第16d时消耗至19.63 mg·L-1;与铵态氮相比,硝态氮的变化比较缓慢,在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逐渐降低;在培养周期的第8d,pH逐渐降低到3.7,并在培养的后期有缓慢上升,第16d时pH值维持在3.9左右。种子在播种后的第10d,部分种子吸水膨胀,在第15d时,种皮呈丝状脱落,多数种子开始萌发,在第20d时,部分种子形成原球茎,在25d时,种子大量形成原球茎。
其他文献
地被菊花(Ground cover Chrysanthemum)是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中的一个品种群,具有观赏性好,养护粗放,适应力强,繁殖容易等优点,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