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世人誉为音乐神童、音乐天才的著名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和被世人誉为歌剧之王的意大利伟大的、革命的作曲家威尔第(Giuseppe Verdi)二人均为世界歌剧发展史上极富盛名的作曲大师,在歌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莫扎特和威尔第的咏叹调在我国的高校艺术类声乐教学和演唱中被列为主要的演唱作品之一,莫扎特和威尔第虽不是同时代的作曲家,(莫扎特是18世纪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威尔第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但就音乐本身而言,并不受时间和空间性的制约,因此,二位大师在歌剧男中音角色的创作上有相似之处,以莫扎特的代表作《费加罗的婚礼》和威尔第的代表作《麦克白》为例,二者都是以男中音为主角的歌剧;歌剧脚本都是取材于前人所创作的剧本(《费加罗的婚礼》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麦克白》取材于莎士比亚1606年创作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之一的《麦克白》);但基于二位作曲家所生活的时代、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在男中音角色的塑造上又有截然的区别:如《费加罗的婚礼》中主人公费加罗是以喜剧人物跃然剧本中的,而麦克白却是以悲剧人物呈现出来的,除此之外,还存在有诸多的异同;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与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晓生教授曾说:“中国的音乐史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学史”,对于世界性的歌剧来说也不例外,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和威尔第的作品如同其生活时代的历史再现,堪称史学巨著,折射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文章试通过总结前人对莫扎特和威尔第男中音角色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的演唱体会,从二位作曲家笔下的男中音角色上对其进行声部划分体系、人物的角色形象和性格刻画、咏叹调的二度创作以及歌剧本身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作曲家的社会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探究,在笔者即将走向工作岗位之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和学习机会,对欧洲、乃至世界乐坛有重要影响力的两位音乐大师的歌剧男中音(Bassbaritono)这一角色进行仔细分析和探究,找出莫扎特式的男中音与威尔第式的男中音各方面的异同,进而利用研究成果来指导舞台实践和课堂教学:使得歌者在进行男中音咏叹调的二度创作时能够更准确、更细致的领会作曲家歌剧创作的本质和创作意图,把舞台上的人物演绎的更加真实、客观、形象;使得声乐教师在讲授二位大师的歌剧作品时把人物诠释的更形象、更深刻,让学生能够把握角色的灵魂;最终获得较好的舞台演出效果和课堂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