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茶枝柑果肉 茶枝柑果肉是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Chachi’)的干燥成熟的果肉,柑橘果肉中富含黄酮类(flavonoids)、多糖类、维生素C(Vitamin C)等生物活性成份。广陈皮为茶枝柑的干燥成熟果皮,为广东道地药材,是药食两用的药材品种,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每年有大量的茶枝柑果肉被丢弃,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茶枝柑果肉的开发利用尤为必要。本论文以茶枝柑果肉为原料,利用现代分离分析手段,对茶枝柑果肉的生物活性成份及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茶枝柑果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茶枝柑果肉的研究内容以及结果,概括如下: 1.茶枝柑果肉与皮提取物的总黄酮测定方法的建立 (1)通过对比色法、国标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种方法的比较筛选,最终确定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5nm波长处,以橙皮苷为对照品,直接测定茶枝柑果肉的总黄酮的含量。由实验结果得知:橙皮苷在4.056~24.34μg·ml-1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9C+0.0020,相关系数r=0.9999;加样回收率在98.49~100.6%范围内;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53 g·100g-1。本法用于茶枝柑果肉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准确、可靠。 (2)通过对比色法、国标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种方法的比较筛选,最终确定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5nm波长下,以橙皮苷为对照品,直接测定茶枝柑皮提取物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由实验结果得知:在4.0~24.0μg·ml-1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81C+0.0043,相关系数r=0.9999;测定结果为35.5g·100g-1。本法用于茶枝柑皮提取物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准确、可靠。 2.茶枝柑果肉与皮的橙皮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采用HPLC法,通过对流动相组成、保留时间、流速、柱温等进行筛选考察,确定茶枝柑果肉中橙皮苷的最佳测定条件。由实验结果得知:橙皮苷在10.00-160.00μg·ml-1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32.63C-31.211,相关系数 r=0.9999;加样回收率在98.10~99.68%范围内;茶枝柑果肉中橙皮苷平均含量为0.998 g·100g-1。本法用于茶枝柑果肉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准确、可靠。 3.茶枝柑果肉与皮提取物的粗多糖的含量测定 (1)采用国标法测定茶枝柑果肉粗多糖的含量,测定结果为7.74 g·100g-1。 (2)采用国标法测定茶枝柑皮提取物提取物的含量,测定结果为8.54 g·100g-1。 4.茶枝柑果肉VC和总酸度的含量测定 (1)采用碘量法测定茶枝柑果肉中VC的含量,测定结果为0.0584g·100g-1。 (2)以柠檬酸为标准,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茶枝柑果肉的总酸度,测定结果为3.92g·100g-1。 5.茶枝柑果肉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研究 采用Fenton、DPPH和 FRAP三种方法测定茶枝柑果肉的水、60%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对其抗氧化活性成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茶枝柑果肉质量浓度的增高,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也随之增高。茶枝柑果肉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较大,然而与粗多糖含量的相关性不大。其中,Fenton法中,石油醚提取物EC50最小,抗氧化能力最强;DPPH法中,乙酸乙酯提取物EC50最小,抗氧化能力最强;FRAP法中,正丁醇提取物EC50最小,抗氧化能力最强。 5.茶枝柑果肉的体内抗氧化研究 (1)采用急毒法确定KM小鼠的茶枝柑果肉最大耐受剂量,结果7.5g·kg-1。 (2)评价不同D-gal生理盐水注射剂量对KM小鼠血浆MDA含量的影响,确定D-gal生理盐水对KM小鼠的最佳致衰剂量。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注射0.6 g·kg-1D-gal剂量后能够显著地增高KM小鼠血浆MDA含量,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因此,确定0.6 g·kg-1D-gal生理盐水剂量为对KM小鼠的最佳致衰剂量。 (3)通过测定不同茶枝柑果肉灌胃剂量对KM小鼠血浆组织总SOD、GSH-PX活力及MDA含量的影响,评价茶枝柑果肉的体内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均能提高血浆、肝脏、脑组织总SOD活力,且中剂量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三个给药组的GSH-Px活力均有提高,且中、高剂量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三个给药组的MDA含量降低,且高剂量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p<0.01)。因此,茶枝柑果肉对KM小鼠具有一定的体内抗氧化活性。 (二)荷叶 荷叶属睡莲科植物(Nelumbo nucifera Gertn.)的叶片,富含生物碱和黄酮类两大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且荷叶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原料。目前市场上有关荷叶类的饮品不是很多,荷叶保健茶饮料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本论文以荷叶为原料,利用现代分离分析手段,对荷叶的生物活性成份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荷叶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1.六种荷叶的黄酮类物质和生物碱的测定 (1)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硝酸铝比色法测定六种荷叶总黄酮的含量,比较六种荷叶总黄酮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六种荷叶的总黄酮含量差异不大,其中白十八的总黄酮含量最高。 (2)采用HPLC法测定六种荷叶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比较六种荷叶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六种荷叶的芦丁含量差异不大,其中江溪红莲的芦丁含量最高;槲皮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白十八的槲皮素含量最高。 (3)采用HPLC法测定六种荷叶中生物碱的含量,比较六种荷叶的生物碱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六种荷叶的生物碱含量有所差异,其中中山红台的生物碱含量最高。 2.六种荷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采用ABTS、DPPH和FRAP三种方法,测定比较六种荷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差异,并进行抗氧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质量浓度的增高,六种荷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也随着增高。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很大差异,Fe3+还原能力有一定的差异,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差异不大。除FRAP法与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相关性较大外,其他的相关性不大。DPPH法中,台南一号EC50最小,抗氧化能力最强;FRAP法中,江溪红莲提取物EC50最小,抗氧化能力最强。 目前抗氧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对茶枝柑果肉及荷叶的抗氧化研究,为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