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K-C/碳纳米管层间增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e_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epoxy composites,CF/EP)质轻、力学性能优异,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及前景。但其层间仅依靠环氧(epoxy,EP)基体起黏结和载荷传递作用,导致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差。热塑/碳纳米管()复合层间增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结合了碳纳米管优异的力学性能、热塑性树脂的高韧性及热固/热塑/碳纳米管复相结构的协同效应,体现了综合提升复合材料性能的潜力。但目前现有的热塑/碳纳米管复合层间增韧复合材料未完全发挥出预期的优异性能,同时碳纳米管和热塑性树脂相互作用,协同增韧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课题采用热塑性树脂酚酞基聚醚酮(Polyaryletherketone with Cardo,PEK-C)及碳纳米管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层间增韧改性,研究其层间增韧效果;并基于EP/PEK-C/CNTs树脂体系性能-结构相关性研究,明确PEK-C与CNTs的协同作用机理,并针对性地调控复合材料层间微观结构,实现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进一步提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首先,系统研究了热塑性树脂PEK-C改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及机理,证明了层间薄膜增韧效果稳定。基于层间薄膜增韧方法,深入研究了层间断裂韧性与层间微观结构的相关性,发现:PEK-C薄膜与纤维层中的环氧基体在层间区域形成了包括PEK-C均相结构,EP/PEK-C相反转及海岛双相结构的梯度层状分布结构,三种相结构均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层间裂纹往复通过各个结构层,进一步消耗了断裂能量,将Ⅰ型层间断裂韧性GIC提高了 90.6%,同时PEK-C的引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其次,将CNTs引入到PEK-C增韧膜中,研究PEK-C/CNTs协同层间增韧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首先,利用PEK-C/CNTs均匀混合膜对复合材料进行层间增韧,研究发现:相较于PEK-C薄膜,复合材料的GIC进一步提高了 1 6.9%,且恢复了原有的弯曲性能;层间区域形成了类似的梯度层状分布结构,CNTs集中分布于PEK-C均相中,增强了 PEK-C与环氧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次,对比了 PEK-C/CNTs均匀混合膜与三明治结构膜层间增韧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证明了三明治结构膜在层间形成了更复杂的多层分布结构,且有效改善了 CNTs的集中分布现象,将GIC提高了 138.1%。再次,为了探明CNTs对层间EP/PEK-C双相结构的影响,明确PEK-C与CNTs的协同作用机理,首先,针对EP/PEK-C/CNTs共混体系的断裂韧性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CNTs使双相结构的相尺寸减小,削弱了双相结构的增韧作用,共混体系断裂韧性的提高主要来源于CNTs的本体作用。其次,为了模拟层间增韧复合材料的层间区域,制备了 PEK-C膜-EP及PEK-C/CNTs膜-EP层状结构,基于微观结构的表征研究了固化过程中树脂扩散行为及相分离行为,证明了 PEK-C/CNTs膜-EP层状结构在环氧固化开始时,树脂扩散基本停止,CNTs的引入会影响树脂的的相互扩散。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采用降低固化温度、延长固化时间的固化制度制备了 PEK-C/CNTs均匀混合膜层间增韧复合材料,证明了降低固化温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断裂韧性,相比于原固化制度,GIC进一步提高了 14.7%,降低固化温度,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被推迟,树脂扩散及相分离更加充分,有助于在层间形成更有效的梯度层状分布结构。
其他文献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实验,承载丰富的育人价值.本实验教学实践普遍采用人教、教科、鲁科、沪科等版本教材中的方案.采用该方案,由于难度大、问题多,实验目标达成度较低,学生学习体验不佳.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降低理解难度,简化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测量精度,分析后提出了4种优化的创新实验思路.通过分析这4种创新思路,可以升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背后的逻辑,提升迁移应用实验原理、方
期刊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多年的矿山开采和选矿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石、尾矿,累积堆存量已超700亿吨。现有废石、尾矿的最大利用途径是作为砂石骨料,但废石、尾矿制备的砂石基本都为硅质,吸附性高,限制了尾矿砂石在混凝土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宏观试验、微观测试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典型硅质机制砂及其石粉对砂浆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阐明了硅质石粉对钙离子和减水剂的吸附作用机理,探讨了不同改性剂对含硅质石粉砂浆流
学位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矿石品相不断降低,低品相矿石的开采产生大量细粒级尾砂。细粒级尾砂利用难度较大,利用率较低,细粒级尾砂的堆存具有较高安全隐患,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利用细粒级尾砂制备高工作性、高强度、低环境负荷的充填材料是促进矿山高效生产和绿色生产的有效方法,也是推动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依托国家自然基金“金属矿全尾砂膏体绿色处置流变特性及固结行为”,横向课题“综合
学位
随着深部岩体工程的快速发展,岩石、岩体在高应力下呈现出与浅埋条件下明显区别的破坏模式和破坏强度,其中多模式破坏及过渡机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其中岩体近自由面围岩受多重破坏机制影响,破坏模式呈现过渡现象,即随着破坏从临空面向岩体内部发展,裂纹贯通模式由劈裂型逐渐过渡为剪切型。因此,针对深部巷道围岩多重模式影响的破坏机理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结合金川现场测试及室内岩石力学试验,探究从伸长破坏向剪切破坏过渡的
学位
本文从电容器的定义式出发,根据学生在做电容器相关习题时所产生的一些疑问,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去尝试说明与平板电容器相关的电容、电量和电压间的影响和变化关系。
期刊
我国将近60%以上的矿产资源储量分布在西部地区,随着西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反复冻融作用诱发边坡出现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矿山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大量边坡坡体中赋存着强度较高且受力集中的岩桥段,其分布、发育程度及所受应力状态控制着边坡的变形,该岩桥段对边坡稳定性起到关键的锁固作用。在我国西部高寒地区的锁固型边坡,受到强烈的冻融循环作用而面临复杂的冻融灾害问题。因此,开展岩桥冻融劣化损伤
学位
光解水制氢是氢能未来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而开发高效、稳定的光催化材料是提高制氢效率的关键因素。ZnIn2S4具有合适的带隙(2.2-2.6 eV)、稳定的化学性质、独特可调的电子结构,是最有前途的光催化析氢的候选材料之一。然而纯ZnIn2S4的催化活性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较低的光生电荷分离和迁移效率、表面反应动力学缓慢以及光腐蚀等问题。本文以ZnIn2S4为研究对象,聚焦于ZnIn2S4的结构调控
学位
液态金属电池是一种新兴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全液态的电池结构和丰富的电极、电解质材料选择赋予其低成本、长寿命、易规模化组装和放大等诸多优异特性,在智能电网储能领域备受关注。然而,液态金属电池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固态放电产物较低的Li扩散速率和惰性合金组分的大量引入严重降低了电池能量效率和能量密度;电池过高的运行温度影响电池的长期运行稳定性。本论文基于热力学和电化学理论,巧妙构筑金属间化合物层锂快速扩
学位
黑磷(Black Phosphorus,BP)是一种层状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光学性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光敏剂。BP在激光照射下能够高效生成单线态氧,基于单线态氧的细胞毒性,BP在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潜力。然而,单一 BP纳米片的PDT效率受到肿瘤细胞微环境的严重制约,例如低氧环境不能为单线态氧的生成提供充足的氧气、高浓
学位
作为铝板带箔生产的关键技术,工艺润滑决定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传统轧制油以矿物油为基础油,添加适量润滑添加剂。润滑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在工艺润滑中起主导作用,其性能的发挥受到基础油分子结构的影响,而关于二者配伍性的研究缺乏分子理论依据。近年来,煤制基础油在铝轧制产业中的应用受到普遍关注,但对其摩擦学性能及冷轧润滑性能的研究尚处空白。同时,轧制油中磨损产物是制约轧后表面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对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