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点是语句中根据具体语境需要强调突显的成分,它除了用语法手段标记外,还可以通过韵律变化来实现。本文通过严格控制的语音实验研究了韵律焦点的产生和感知问题,比较了藏缅语族中的藏语拉萨话和羌语,同时还比较了藏族人和羌族人所说的汉语普通话中的韵律焦点,最后还进一步考察了羌族人说的四川话。产生实验选用两到三个目标句,通过语境设置不同的焦点条件,请发音人自然说出目标句,然后进行系统的声学参数分析和统计检验。感知实验要求听音人对焦点位置做出判断,以此来考察焦点的韵律编码方式对感知是否有意义。本研究发现两种语言中焦点的韵律实现方式存在显著不同,特别是藏语拉萨话中焦点有音高升高和焦点后音高骤降(post-focus compression, PFC)的特征,而羌语中则没有该特征;且PFC的有无直接影响焦点的感知。主要结论如下:一、藏语拉萨话以及藏族人所说的汉语普通话中,焦点的实现方式是一致的,具体表现为:焦点词音高上升、音强增加、时长延长;焦点后音高、音强整体下降,即存在“焦点后音高骤降(PFC)”;焦点前音高、音强、时长基本保持不变,且焦点后时长也保持不变。二、藏语拉萨话及藏族人所说的汉语普通话中,四种焦点条件感知正确率较高,平均为81.1%和75.3%。三、羌语以及羌族人所说的四川话中,焦点词音高上升、音强增加、时长延长;以中性焦点为基线,句首、句中、句末焦点条件下,音高、音强均从句首开始整体上升,没有“焦点后音高骤降";焦点前后时长保持不变。羌族人所说的汉语普通话中,焦点词音高上升、音强增加、时长延长,大于非焦点条件,但没有“焦点后音高骤降”,焦点前音高保持不变;以中性焦点条件为基线,句首、句中、句末焦点条件下,音强均从句首开始整体升高;焦点词前后时长基本不变。四、羌语、以及羌族人所说的四川话、普通话中,焦点的感知均比较差,平均正确率分别为28.1%、26.8%、28.1%。本研究还将藏语、羌语中焦点实现方式与其他语言进行了对比分析。论文最后的讨论部分综合了历史、基因、考古、民族学等领域对人类迁移的研究成果,讨论了“焦点后音高骤降”可能的来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