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人工合成骨材料联合釉基质蛋白衍生物(EMD)对比单用EMD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疗效。方法:在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检索相关随机临床对照实验的文献(截止2015年11月)。主要研究指标为探诊深度减少(PPD reduction)、牙周附着获得量(CAL gain)、牙龈退缩增加量(REC increase)和缺损填充获得量(defect fill gain)。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根据随访时间的长短将纳入的8篇研究分为了短期和长期随访时间两个组。分析的结果显示,在短期随访组(不超过一年),对于探诊深度减少(PPD reduction)、牙龈退缩增加量(REC increase)和缺损填充获得量(defect fill gain)这三个指标,人工合成骨材料联合EMD组对比单用EMD组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牙周附着获得量(CAL gain)这个指标,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7)。在长期随访组(超过一年),对于探诊深度减少(PPD reduction)、牙周附着获得量(CAL gain)和缺损填充获得量(defect fill gain)这三个指标,联合治疗法组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牙龈退缩增加量(REC increase)这个指标,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考虑到本meta分析研究的局限之处,人工合成骨材料联合EMD对比单用EMD治疗牙周骨内缺损在疗效上的优势不能完全被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