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应用杏杷止咳颗粒前后,其FEV1及FEV1%pre值的变化及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百分比、诱导痰中巨噬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来判断杏杷止咳颗粒是否可以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评测杏杷止咳颗粒是否对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有一定的干预意义,探讨中医肺胀痰热证的清肺化痰法与西医止咳化痰之间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中西医结合防治AECOPD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附属中医院入院治疗的AECOPD患者,且属于痰热证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所有受试者分别在治疗前测定各自的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巨噬细胞百分比、第一秒用力呼出量(FEV1)及FEV1占预计值%(FEV1%pre)等。所有受试者的基础治疗为:抗生素、氧疗;9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B组和C组。A组:基础治疗;B组:基础治疗+孟鲁司特钠10mg Qn;C组:基础治疗+杏杷止咳颗粒10g, tid,7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测定各自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巨噬细胞百分比、FEV1及FEV1%pre等,并以此作为判定指标来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前的比较:治疗前A、B、C三组间的年龄、性别、FEV1及FEV1%pre值、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巨噬细胞百分比、差异性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2、肺功能的比较:治疗后A、B组受试者FEV1%pre较前均有所增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组FEV1及FEV1%pre值高于A、B组(P<0.01),统计学意义显著。3、诱导痰的比较:治疗后C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A、B组(P<0.01),统计学意义显著;治疗后C组巨噬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A、B组(P<0.01),统计学意义显著。4、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A、B组住院时间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C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A、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杏杷止咳颗粒可以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FEV1、FEV1%pre),效果明显优于A、B组。2、杏杷止咳颗粒可以减少AECOPD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效果明显优于A、B组。3、杏杷止咳颗粒可以增加AECOPD患者诱导痰中巨噬细胞百分比,效果明显优于A、B组。4、杏杷止咳颗粒可以缩短病程,减少AECOPD患者的住院时间,效果优于A、B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