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轨道交通项目的持续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合理布局有助于疏散中心城区的人口,促进人口郊区化,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创造出更好的宜居环境。而人口分布的变化也会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布局规划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变得迫切而重要。但是,从北京市的发展状况来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的发展并不总是协调的。此外,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的已有研究多集中于轨道交通影响人口再分布这个单一领域,关于二者的整体研究也多停留在城市空间结构层面,具体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的研究很少,对两者协调性的分析则更少。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主要集中于定性分析,现有的定量研究多是基于轨道交通和城市发展层面,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多偏重于交通方面,难以客观地反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的协调发展状况。因此,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内涵入手,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结合起来,建立与人口分布相互作用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型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总体而言,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基于轨道交通网络内涵构建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揭示了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互动关系的本质规律。其次,以北京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发展阶段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的演变特征,为最终解决方案的提出奠定基础。最后,论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方法将相关指标和概念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轨道交通网络中位点与城市人口重心的吻合度、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人口在发展方向上的一致性两个角度构建模型综合分析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的协调发展状况,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的协调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在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的互动关系中,以轨道交通网络引导人口分布为主要方面。在轨道交通建设初期,轨道交通表现出“追随客流”的特性。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步入成熟期,轨道交通网络对人口的追随趋于淡化,更为明显的特性是疏散、引导人口分布,即“客流追随”。此外,轨道交通网络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都是通过土地利用这个中间变量的改变得以实现;人口分布对轨道交通网络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其中间接影响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支撑来实现;(2)本文将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与人口分布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三个阶段:1949-2000年城市人口沿圈层扩张,地铁兴建;2001-2008年城市人口出现多轴线多方向扩展态势,轨道交通初步实现网络化运营;2009年至今城市人口多轴线多方向扩展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轨道线网密度突发式增长。对各阶段的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较为明显的特性表现为追随客流、服务人口;(3)从轨道交通网络中位点与城市人口重心的吻合度来看,轨道交通网络的中位点与城市人口重心偏离约12.36公里,两者存在较大的空间错位;从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人口分布在方向上的一致性来看,协调性最差的方向为通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