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资产配置行为是家庭财富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家庭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凸显。家庭资产组合配置的方式多种多样,股票、基金、债券、外汇产品以及商业保险等都是家庭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家庭理财效率不高,结构不合理,虽然资产配置需求高涨,但城乡和区域差异明显。此外,商业保险作为特殊的金融资产,兼具风险保障和资产组合功能,其参与率也较低,城乡差异较大。同时,保险密度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递减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仅加剧了城乡割裂和社会分化,而且对家庭的经济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户籍可能是造成家庭资产配置决策异质性的深层次原因。在考察户籍对家庭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时,鲜有学者注意到我国家庭普遍存在借贷约束的显著现实。比较不同借贷约束水平下的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行为会发现,受到借贷约束的家庭,购买各种风险性金融产品和商业保险的可能性和规模更低。此外,户籍差异形成的家庭收入、教育、社会资本等差异会对家庭借贷能力,以及出于跨期配置的需要产生的融资需求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家庭借贷约束水平,那么,借贷约束在解释户籍差异造成的家庭资产配置行为异质性中是否扮演着中介作用的角色?基于此,本文采用2014年CFPS数据,构造Probit和Tobit模型,从借贷约束角度考察户籍对家庭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户籍差异是导致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行为异质性的重要因素。与非农业户口家庭相比,农业户口家庭购买股票等风险金融资产和商业保险的概率和规模更低;东部地区非农业户口家庭的购买可能性和规模也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2)借贷约束是影响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面临借贷约束水平越高的家庭,其购买股票等风险金融资产和商业保险的可能性和规模都有明显下降。(3)家庭所面临的借贷约束是解释户籍影响家庭资产配置决策的一种重要机制,其中介作用存在。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1)从借贷约束角度出发,考察了户籍和借贷约束对家庭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识别出借贷约束是解释户籍影响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行为的一种重要机制,为解释户籍差异下家庭资产配置行为异质性提供了新的视角;(2)将户籍因素从影响家庭经济决策的众多因素中独立出来,区分城乡二元户籍以及不同地区的相同户籍对家庭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讨论资产配置的可能性、规模、密度和深度,并考虑了商业保险这种兼具风险保障和资产投资功能的金融资产,丰富了户籍差异对家庭资产配置决策影响的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