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心理学问卷测量技术对斑秃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心理学量表指标与斑秃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在斑秃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斑秃的发病机制,探讨斑秃各中医证型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为提高斑秃的中医情志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提高中医预防和诊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社会心理的病因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搜集了搜集175例斑秃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学调查问卷。(一般资料问卷、中医五态人格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将所有数据录入数据库,运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斑秃患者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年龄段为21-50岁(82.9%),其中,以31-35岁占比最高(17.7%),男性85例(48.6%),女性90例(51.4%);体力劳动者61例(34.9%),脑力劳动者90例(51.4%),脑体结合者24例(13.7%)。多发型斑秃患者最多(111例,占63.4%);斑秃面积分型中以S1(脱发面积≤25%)居多(63例,占36.0%)。2.斑秃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不会因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性质不同而有差异(P>0.05)。斑秃患者的病程、患病次数、睡眠状况是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睡眠状况是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且有40%的患者表示睡眠状况不佳。有30%女性患者表示月经异常,而月经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3.斑秃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常模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69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占总人数的39.4%;有96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占总人数的54.9%。4.斑秃患者发病相关因素:病程与患病次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病程与斑秃的轻重情况呈正相关关系(P<0.05);患病次数与斑秃的轻重情况呈正相关关系(P<0.05)。有焦虑的斑秃患者占比为39.4%,有抑郁的斑秃患者占比为54.9%。焦虑、患病次数、病程呈正相关关系(P<0.05)。5.斑秃患者应对方式与常模比较,总体而言,其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具体比对中发现,患者的应对方式偏向于消极应对。积极应对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关系(P<0.05),消极应对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关系(P<0.05)。6.斑秃患者总体领悟社会支持度尚可。其中,仅有7人属于低支持状态,为4%;社会支持系统存在严重问题的,仅4人,得分低于50,社会支持存在一定问题的,有42人,占24%。领悟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消极应对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关系(P<0.05)。7.焦虑与抑郁、消极应对呈正相关关系(P<0.05),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关系(P<0.05),抑郁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关系(P<0.05),抑郁与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关系(P<0.05),领悟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关系(P<0.05)。8.斑秃患者五态人格特征整体而言偏阴性,属于阴阳平和、少阴两个维度(P<0.05)。有不良情绪的斑秃患者在太阴维度上更为突出,而太阴与焦虑、抑郁、消极应对呈正相关关系(P<0.05)。9.按斑秃临床分型分类,单发型斑秃、泛发型斑秃患者的五态人格评分与常模各维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型斑秃在阴阳平和、少阴两个维度有显著差异(P<0.05),全秃患者在太阳维度有显著差异(P<0.05)。按斑秃面积分类,S1(S1:脱发面积≤25%)、S3(S3:脱发面积=50-74%)斑秃患者的五态人格评分与常模各维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2(S2:脱发面积=26-49%)在阴阳平和维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S4(S4:脱发面积=75-99%)在阴阳平和、少阴两个维度有显著差异(P<0.05);S5(S5:头发全部脱落伴部分体毛脱落)在太阳维度有显著差异(P<0.05)。10.斑秃各中医证型分类,其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常模,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热风燥证的患者中,有焦虑的患者19例(46.3%),抑郁26例(63.4%);气滞血瘀证的患者中,有焦虑的患者13例(31.0%),抑郁18例(42.9%);气血两虚证的患者中,有焦虑的患者23例(50.0%),抑郁29例(63.0%);肝肾不足证的患者中,有焦虑的患者14例(30.4%),抑郁23例(50.0%)。11.斑秃中医各证型消极应对高于常模,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风燥证、气血两虚证积极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肝肾不足证积极应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证型领悟社会支持评分尚可。12.按中医证型分类,血热风燥证、气血两虚证与五态人格量表常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肝肾不足证在阴阳平和、少阴两个维度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1.斑秃患者主要人群年龄为21-50岁(82.9%),其中,以31-35岁占比最高(17.7%),脑力劳动者患病人数居多,无明显性别差异。40%患者睡眠不佳,48.6%患者病情严重,33.7%患者为复发者,30%女性患者月经异常。斑秃临床分型以多发型斑秃居多;斑秃面积分型中以S1(脱发面积≤25%)居多。2.斑秃患者总体的心理压力较大,个体的心身健康水平偏低,而抑郁(54.9%)、焦虑(39.4%)可能是斑秃患者的主要情绪障碍。不论性别、年龄、职业性质、病情、病程、患病次数、睡眠质量好坏,其焦虑、抑郁评分均高。3.性别、年龄、工作性质对斑秃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无明显影响。病程、患病次数、睡眠质量会加重焦虑情绪;睡眠越差,越抑郁。月经异常会影响女性患者的睡眠质量。病程越久、患病次数越多,病情越重。越焦虑,病程越久,越易引起斑秃复发。4.斑秃患者总体领悟社会支持以中、高度为主,但其应对方式相对偏向于消极应对,故抑郁、焦虑水平也相对偏高。综合来看,越焦虑、抑郁,应对方式越消极,领悟社会支持度越低;领悟社会支持度越高,应对方式越积极,焦虑、抑郁水平越低。5.有不良情绪的斑秃患者在太阴维度上更为突出,太阴评分越高,焦虑、抑郁水平越高,应对方式越消极,领悟社会支持度越低。因此,尽量缓解斑秃患者的不良情绪,防止斑秃患者向太阴维度发展,有助于防止斑秃病情的加重。6.单发型斑秃、泛发型斑秃患者的五态人格特征与常人无异,多发型斑秃患者偏阴性,为平衡性好,持久性好;全秃患者偏阳性,为反应强度小;S1(脱发面积≤25%)、S3(脱发面积=50-74%)斑秃患者的五态人格特征与常人无异,S2(脱发面积=26-49%)患者较为平和,为平衡性好;S4(脱发面积=75-99%)患者偏阴性,为平衡性好,持久性好;S5(头发全部脱落伴部分体毛脱落)患者偏阳性,为反应强度小。7.斑秃患者的中医五态性格特征总体为偏阴性,对待事物的平衡性好,且持久性好。气血两虚、血热风燥两证的斑秃患者之五态性格特征与常人无异,气滞血瘀证、肝肾不足证两证的斑秃患者之五态性格特征为偏阴性。总体而言,斑秃患者不善言辞,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可能存在无合适的情绪发泄途径。因此,可依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使其打开心扉,缓解心理压力。8.斑秃中医各证型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常模。其中,血热风燥证焦虑评分最高,气血两虚证抑郁评分最高。各证型患者应对方式主要以消极为主;领悟社会支持度尚可。在临床诊治中,依据不同证型,以调畅气机为主,治以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既可缓解不良情绪,又助脏腑调理。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设法改变消极应对方式,提高领悟社会支持度,有助于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