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天线的异步认知无线MAC协议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网络迅猛发展,不断面临频谱资源的匮乏与浪费,日益增长的大容量、多媒体数据传输要求与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和固定频谱分配机制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成为制约未来宽带无线通信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技术应运而生,被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智能化频谱管理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法。目前,将认知无线电技术应用于频谱资源的获取、管理和使用是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认知无线电多信道MAC协议是其关键技术之一。   首先,本文分析了IEEE802.11 MAC协议,并在马尔可夫链模型基础之上进行数学建模,研究了IEEE802.11 DCF饱和吞吐量。接着,在单信道MAC协议基础上介绍了多信道MAC协议,从同步/异步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认知多信道MAC协议,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   从认知异步多信道MAC协议出发,分析了基于硬件受限的认知无线电多信道MAC协议(Hardware-Constrained Cognitive MAC,HC-MAC),指出了HC-MAC协议频谱利用率低的缺点,并从提高频谱利用率和吞吐量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异步流水线模式的协议改进。通过该异步协议,认知用户能够采取流水线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空闲频谱进行数据传输,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饱和吞吐量。接着对协议的饱和吞吐量进行了数学建模,通过对比的仿真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证明该模型是比较准确的。   最后,通过分析多天线协同定位技术和功率控制技术,将其引入到认知无线MAC协议中,提出了基于多天线的异步认知无线MAC协议(Multi-Antenna Asynchronous Cognitive MAC,MAA-CMAC)。介绍了认知多天线及其定位算法,提出本协议的多天线协同定位技术,包括测距、定位和修正三步骤;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动态频谱分配机制进行介绍,提出基于功率控制的频谱接入并进行模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MAA-CMAC协议可以克服阴影衰落的影响,较大幅度地提高饱和吞吐量,在最大化频谱利用率的同时降低认知用户对主用户的干扰。  
其他文献
归零码(Return-to-Zero, RZ)因脉冲只占据整个比特周期的一部分,有较高的偏振模色散容限和非线性抵抗能力从而广泛应用于较高速率的骨干网络中。和RZ码相比,(Non-Return-to-Z
结构健康监测(SHM)是指利用现场的无损传感技术,分析通过包括结构响应在内的结构系统特性,达到检测结构损伤或退化的一些变化。传统的有线监测方式,由于其电缆布线的需要,随着网
如今网络环境中,服务的概念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技术的发展也都在向服务集成的研究方向前进,灵活的集成服务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是主要目的。特别是现阶段Web服务技术发展迅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图像的应用已经大量地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图像需要我们去识别。因此,在图像处理领域里,目标识别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对于结果的
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空间任务和空间系统的需求,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制定了AOS标准。在AOS标准中,采用两级多路复用机制,即包信道复用机制和虚拟信道复用机制,以实现多用户
随着四旋翼飞行器的逐渐普遍,它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由于它的广泛应用,四旋翼飞行器的导航的准确度和控制的稳定性成了人们越来越看重的重
人们对无线通信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极大促进了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软件无线电是一种用软件来实现信号处理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法,基于通用处理器的软件无线电以其可重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的价值不可估量。用密码算法保护敏感信息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是密码算法加密的设备在密码算法运行中会以诸如能量、电磁,温度、时间等的形式泄露一
近年来,无线通信业务的不断增长和传统的预先分配、授权使用的频谱管理方式造成了频谱资源的日趋匮乏。1999年,J.Mitola博士提出了认知无线电的概念,这种新的无线电技术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