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城市型社会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结构的主体。城市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主要载体,其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区域自然景观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科技文化结构的不断更新和重组,大量问题与此相伴而生。如何在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持续地保障城市发展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战略和方法。因此,深入的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并结合中国特有的历史背景、制度背景、社会结构背景提出科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方案,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土地是城市的载体,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土地利用的变化直接表现为城市景观格局的变化,所以用景观斑块的属性特征来描述城市的生态空间状态,用景观元素的聚散及流动来揭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及方向极具科学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试验区——绍兴市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把土地利用结构与景观空间格局耦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作为研究的重心与突破点,建立景观整体结构与异质化程度、景观生态连通与控制能力、土地保障及用地集约水平三个领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对绍兴市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适宜绍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结果表明,2009、2013、2015年绍兴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72、0.69、0.69,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等级标准,绍兴市处于强可持续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基本保持和谐发展。但是综合指数值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定性分析表明,城市扩张造成的自然斑块破碎化、生态用地面积减少及功能弱化是制约绍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各个原因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以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从景观生态学视觉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