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函数关系已在理论界达成共识,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使得其公司治理区别于一般的企业。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银行经营失败的案例频繁发生,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间隔缩短,影响半径却更大,危害更深远。人们不得不思考:金融企业的症结何在?公司治理问题解决的出路在何方?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提高自身的公司治理水平是提升银行绩效、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进行文献回顾,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与绩效的研究现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含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两大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银行绩效评价的定义及方法等内容;其次,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理论分析和已有研究成果提出六个假设,以2000-2008年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60组数据为样本,从银行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状况、经营增长能力、偿付能力四个方面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银行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得到被解释变量,以公司治理最重要的股权特征、董事会和监事会状况、高管激励特征三个方面的描述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将解释变量与银行综合绩效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公司治理机制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并得到以下结论: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会规模和监事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监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间是负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董事会和监事会行为以及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影响银行绩效的因素,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与研究结论,从股权结构特征、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及“两会”制度建设、高管薪酬制度及治理机构的协调等方面,提出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提高银行绩效的五点建议。